对此问题有所关注。现行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三条规定:受到损害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在民事法院还是刑事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是在刑事诉讼提起时尚未判决前,在民事 因犯罪行为遭受损失而提起的民事诉讼在刑事诉讼以后进行,例外地在刑事诉讼中附带解决,被害人及其家属、代理人有选择权,同时为防滥用诉权,在诉讼费上作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51.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则。三是有利于打击犯罪、保护公民的精神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如在附带民事诉讼中能同时追究被告人犯罪行为对被害人精神损害的经济赔偿责任,对严厉打击犯罪 ,虽然对附带民事诉讼撤诉,但作为受害人他按照刑诉法规定,当事人身份仍然存在,法院责令他退出法庭,不其参加诉讼有悖法律规定,属非法剥夺当事人诉权,同时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23.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的各个阶段,当事人为避免败诉的危险而承担的向法院提出证据的行为。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审判保护,在享有提出主张的权利后就有义务提供证据证明自己 后果层层递进、相辅相成,是一个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 证明责任的四层含义中,前三层属于主观的证明责任,它贯穿了诉讼中当事人的整个证明过程是证明责任概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91.html -
了解详情
为真实的意思表示。自认是民事诉讼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基于民事诉讼中对当事人处分权的高度尊重以及辩论原则的拘束力,自认事实产生免除相对方证明责任并 [15]邵明。 诉讼中的免证事实[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4):104. [16]刘叶静。 论推定的基本问题及其立法完善[J]. 法学杂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99.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学家张维迎、柯荣住撰写的《诉讼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及其解释以契约纠纷的基层法院判决书为例的经验研究》一文认为中国民事诉讼中存在逆向选择现象并作出论证。 逆向》也下了许多工夫,做得相当认真,数据分析的切口也颇具创造性,如胜诉率、当事人的地域和所有制属性、辩护词的内容和长度等等。此外,它从案件的外在指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60.html -
了解详情
对民事诉讼性质和功能认识的深化,理论界对民事诉讼中主要应当由谁来收集证据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民法是私法性质的法律,民事诉讼是为了保护私权,解决私权 花时间精力去发现真实,甚至不顾及案件的具体情况。[17] 2.虚假陈述、虚假证言难以发现。由于诚信的缺失,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作虚假陈述,故意确认一件从未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06.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的随时调解精神,使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选择不同类型诉讼程序的权利。在当事人没有主动提出调解时做当事人同意调解的工作,使双方当事人明确表态自愿同意或不同 。这种解决方式违背了权利是受国家强制力保护的利益的本质。此时调解的结果虽然使争议得以解决,但付出的代价却是牺牲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这违背了法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72.html -
了解详情
与犯罪人达成刑事和解等,即使出现这种情况也会因为其他需要刑法保护的法益的存在而使之归于无效。 在刑事诉讼中,国家公诉机关作为国家、社会或者公民的代言人 首先,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当事人范围涵盖了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如果允许公益诉讼团体作为原告提起民事诉讼,那么也必然能够涉入刑事诉讼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58.html -
了解详情
积极的作用。 三、原告资格问题的明确及其完善 在反垄断民事诉讼中,什么人具有起诉资格将直接决定反垄断法的司法实施。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普通消费者能否像 的民事责任,充分赋予适格当事人诉权,是国家在当前状况下更倾向于鼓励反垄断民事诉讼,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所做出的应然抉择。 目前,我国一般消费者提起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55.html -
了解详情
对再审申请进行审查。为此,必须进一步明确申请再审当事人提供再审新证据的期限。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民事诉讼证据规定中的证据释明制度,对于涉及到原审裁判事实认定的 进行抗辩。这种抗辩必须以举证权为予以保障。这是平等保护当事人诉权精神的要求。在再审庭审中,对方当事人只能就新证据提供反驳与举证,不能超越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9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