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作品的界限,而且还搅乱了两者的区别。正常情况下,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要想获得完整的著作权,有两种途径:一是与作品创作者签订创作合同,约定其著作权归属于 第3款规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原件或者复制件上以表明作者身份方式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推定为作者。同时建议删除《著作权法》第16条、第1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32.html -
了解详情
的结果。因为,刑法典对于同一罪名的单位犯罪的追诉标准与自然人犯罪的追诉标准,并没有做出区别规定。区别规定的制造者,正是前述若干个司法解释。那么,关于 的是同等标准。美国模范刑法典在责任的一般原则中规定了法人、非法人团体及其代理人的责任:以法人或者非法人团体的名义或者代表其实施行为或者促使该行为实施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65.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值得赞同呢? 我们认为,如前所述,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行为的实施是否为了单位的利益,只有为了单位的利益自然人实施的行为才能归责于单位,其个人 组织、禁止从事职业性或社会性活动、接受司法监督、关闭法人某些部门、禁止进入公共市场、禁止公开募集资金、禁止签发支票、没受关联财产、张贴或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98.html -
了解详情
专用发票罪之认定 由于本罪既可以由自然人实施,也可以由单位实施(甚至更多的是由单位实施),而对单位的处罚与对自然人的处罚又有诸多不同如本罪的 以变造程度与获利多少来划分虚开还是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未能从本质上阐明伪造与变造的区别,故其说服力明显欠充分。第二种观点不加分析地将所有变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17.html -
了解详情
的具体刑事责任又应如何承担呢?在单位犯罪中的责任人员与非单位犯罪中的自然人的犯罪的刑罚处罚问题上,是否应有所区别呢?研究单位犯罪处罚问题,必须对单位犯罪与 法国刑法典总则的第三篇刑罚中,区分了对自然人的刑罚和对法人的刑罚,其第二节专门规定了适用法人之刑罚,它规定较为缜密,惩治措施较多,除罚金外,创造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906.html -
了解详情
的结果。因为,刑法典对于同一罪名的单位犯罪的追诉标准与自然人犯罪的追诉标准,并没有做出区别规定。区别规定的制造者,正是前述若干个司法解释。那么,关于 的是同等标准。美国模范刑法典在责任的一般原则中规定了法人、非法人团体及其代理人的责任:以法人或者非法人团体的名义或者代表其实施行为或者促使该行为实施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59.html -
了解详情
模式时,许多人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许多影响较大的民法典,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为什么没有正面以 人格权。我国民法草案将人格权独立成编的必然逻辑结果,便是不得不承认法人享有人格权,不得不完全混淆法人人格权与自然人人格权的本质区别而将两者并列规定。更有甚者,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569.html -
了解详情
像现在民法典草案中那样对每一种人格权进行罗列,并对侵害每一种人格权的行为以及后果都作出具体规定。这些应当在侵权行为中作出规定,就如德国民法典 人格权。我国民法草案将人格权独立成编的必然逻辑结果,便是不得不承认法人享有人格权,不得不完全混淆 法人人格权与自然人人格权的本质区别而将两者并列规定。更有甚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738.html -
了解详情
像现在民法典草案中那样对每一种人格权进行罗列,并对侵害每一种人格权的行为以及后果都作出具体规定。这些应当在侵权行为中作出规定,就如德国民法典 人格权。我国民法草案将人格权独立成编的必然逻辑结果,便是不得不承认法人享有人格权,不得不完全混淆 法人人格权与自然人人格权的本质区别而将两者并列规定。更有甚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577.html -
了解详情
置身于自然人一章之中,却不可能与自然人同日而语,如此一来,应该认为它们是一种既不属于自然人也不属于法人的法主体,而在传统民法上又找不到这种法主体资格 所采取的态度以及由此导致社会团体实际存在的具体状况和结果上看,日本与西欧并没有更大的区别,但是,两者导致结果的出发点或 原因却是大相径庭。 二战后,日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