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本应适用某一外国法,而因其适用会危及法院国的重大社会或公共利益或法律与道德的基本原则即可排除其适用的一种保留制度。它在保障一国法律安全方面, 有关的法律关系应该适用外国实体法作为准据法,就表明该法律关系与外国有更多的关系,适用外国法更为合适。其次,如果一概以本国法取代之,则会助长法院适用公共秩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989.html -
了解详情
其法哲学体系的丰富内容。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为我们研究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实现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协调、德治与法治的整合,提供了形上基础和理论依据。 一、 自由 。法哲学以自由意志为逻辑起点,深刻揭示了法的精神与形上本质。法哲学逻辑地与法律与道德这两大领域紧密相关。法律可以视为法的定在形式,法与法律之相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31.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诚实信用原则被奉为现代民法的最高指导原则,学者谓之帝王条款[10](P303)。民法在新时期借伦理原则走向成熟,法律与道德的同一性认定而 芥L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编.新宪政论一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C].周叶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7](日)川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16.html -
了解详情
的高级性本质,便越能实现出人的正义,因此,正义是一个道德的阶梯,其最高的正义也就是人的至善,当人达到至善的理想境界,也就实现了最高的正义原则 的正义反而向他们敞开了。我们看到,神与人之间的关系竟是这样一种让人难以置信的关系,它并不优先惠顾那些由地上的法律正义所维护和保障的人们,而是相反,它总是优先惠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764.html -
了解详情
过多受执法者主观意志主宰。第二,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上(这里的道德包括伦理、人情、舆论等),法律没有独立的自我准则即内部道德,受伦理束缚,受人情支配 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1页。 [①④]〔德〕M韦伯:《经济与社会》(英文),加利福尼亚大学1968年版,第656页。 [①⑤]正如亚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91.html -
了解详情
高诱释正名审分的分为:仁义礼律杀生予夺之分也。很明显,分兼含法律与道德两个层面的义务之意。《吕氏春秋》又讲死生之分: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 讲,没有人比他们更倾向于承认这个仲裁者的法律就铭写在人的心灵之中。他们完全理解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像个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一样,其相互的义务就是来自于这一准则。 丁韪良所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254.html -
了解详情
无价值奠定基础。显然,如何从刑法规范层面上理解违法性、有责性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违法性与有责性的关系,也值得国内学者深思。但像行为无价值论那样,认为决定规范 责任的概念。(徐向东:《人类自由问题》,徐向东编:《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31] 参见井田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286.html -
了解详情
认可,是否具有道德的尊严。49 在法律解释的形式理性即推理阶段,我们业已提出,法律解释和个别的衡平是化解一般法正义与个别法正义紧张关系的基本步骤, 批判》,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118页。53、参见刘星:《法律是什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221页。54、刘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54.html -
了解详情
对规范的认同和尊重。刑罚的规范强化功能,源于刑法与道德和法律规范体系的关系。如前所述,道德是刑法的基础,刑法是道德的极限。刑法是对不服从包括道德规范 受目的性观念引导追求社会功利目标。报应观念强调刑罚要以体现犯罪行为恶害和行为人罪责的社会危害性为基础,要罪刑相适应,为刑罚确定了适用前提和合理限度;功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909.html -
了解详情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亲属之间的关系,以及离婚及离婚后子女抚养等规则。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是: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 最多的婚姻家庭社会领域,如何才能寻找到最合适的定位和标尺,让法律与道德携手合作,在各自的职责权限范围内各司其职、互动融合,优势互补?这不仅是一门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