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成立,需要同时具备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其中意志因素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区分的标准。直接故意犯罪中,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 、吸食、注射毒品等违法行为的情况较为复杂,对于娱乐场所经营、服务人员的主观故意以及是否构成犯罪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5.html -
了解详情
如会计、保安等应如何处理呢?这主要看前述人员主观上是否与他人具有共同的故意,即是否明知其所在的医疗机构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若明知该机构没有“医疗机构 能够负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4)主观方面不同。前者表现为间接故意或过失,后者表现为直接故意。四、非法行医罪刑罚适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72.html -
了解详情
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1]还有肯定论者认为,“金融犯罪作为间接犯罪的特殊组成部分,必须虑及金融犯罪本身的特殊性,应当把过失作为金融犯罪的 超出了行为人“希望”达到的危害结果,因而行为人对其基本危害结果不是间接故意而是直接故意,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点。然而毋庸讳言,二者也有形式上的类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20.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页。)值得注意的是, 行为人不是直接从商业秘密权利人那里获得商业秘密,而是前述三类侵权行为人向其提供的,所以被 出版社1997年版,第811页。)第二种观点认为,通常是直接故意,但也不排除间接故意。(注:参见马克昌主编:《经济犯罪新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37.html -
了解详情
,而以此进行的推导出原因自由行为不能适用于直接故意的情形的结论则更是荒谬。 由于大多数论者均未排除间接故意,故在此不再赘述。由上我们可以得知, 要件。区分完全昏醉罪同原因自由行为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对于后续的结果是否负有故意或者过失。{22}2465总之,二者是相互排斥的,只有在不能适用原因自由行为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6832.html -
了解详情
、售卖计算机安全漏洞行为,由于只能作为此类行为的帮助行为进入刑法的评价视野,这直接导致司法机关也无法对具有巨大社会危害性的恶意公布、售卖安全漏洞行为进行刑法评价。 犯处理的案例呢?此外,共同犯罪的理论通说认为,帮助犯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帮助犯明知他人准备犯罪或者正在犯罪,而对其进行帮助的,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95.html -
了解详情
在定罪因素(情节)中少不了对有责性因素及程度的评价,如故意与过失、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重大过失与轻过失。有的条文甚至强调动机或者目的对定罪的 、保险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等等。因此,如何准确把握数额+情节立法模式,直接关系到量刑公正与司法公正的有效实现,值得认真研究。 目前司法解释基本上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2722.html -
了解详情
(四)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四种严重后果的主观心理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和间接故意复合心理。具体而言,在认识因素上,网络服务提供者经过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应当已经 安全管理义务罪较轻的法定刑设置来看,显然也不是用于制裁积极追求严重后果的直接故意犯罪。因此,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2380.html -
了解详情
不仅仅是仲裁员,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法条规定依法承担仲裁职责的人员,在仲裁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决,规范词语不是仲裁员,而是承担仲裁职责的人员;工作 作枉法裁决,积极追求该结果的发生。⑷笔者认为,本罪的主观方面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放任能构成枉法仲裁罪。放任的情感因素表现为一种模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801.html -
了解详情
,不得故意为他人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技术服务(第4条),从条文的逻辑关系上,无法看出接触控制措施受保护的法理基础在于其可以间接防止 。 [41]个人用户从网上下载侵权作品在美国早已被公认为构成对复制权的直接侵权,而不是合理使用。See A&M Records,Inc v.Napster 239 F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7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