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的直接负责人员规定了处罚原则。但是,对单位的直接负责人员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是什么?单位本身、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单位犯罪中的地位和 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刑时完全可以加以区别,对直接责任人员或从轻,或判处缓刑,此时,就没有必要再区分主、从犯了。任何事物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1.html -
了解详情
的直接负责人员规定了处罚原则。但是,对单 位的直接负责人员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是什么?单位本身、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单位犯罪中的地位和 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刑时完全可以加以区 别,对直接责任人员或从轻,或判处缓刑,此时,就没有必要再区分主、从犯了。任何事物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6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实际的追求。①逮捕这种制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为数不少的司法工作人员只是片面的去理解它的含义,看待逮捕的目的和价值 而在此前,检察官可能以此为判断条件,将犯罪嫌疑人羁押较长时间,也可能考虑到缓刑情节而认为无逮捕的必要,这一出一入,意味着犯罪嫌疑人可能就因此多受牢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03.html -
了解详情
强,敏感易怒,不计后果,不考虑实施犯罪后自身所得到的利益是什么、失去的将是什么,常常是取乐为快、讲义气为先。而成年人的犯罪动机则不同,其往往不 内经常对其进行回访,了解其社会活动情况和心理变化,或者召集一定时期因犯罪被判缓刑的未成年人集体进行法制讲座,促进他们更好地改造。同时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75.html -
了解详情
。 现在的问题在于:在刑法中规定犯罪的概念,也就是犯罪的法定概念,其功能到底是什么?对此,苏俄学者在论述中往往语焉不详。刑法规范具有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的双重 对此,法院认定被害人朱建勇犯故意毁坏财物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宣告缓刑2年。关于本案,法官在裁判理由中作了以下论证: 使财物的价值降低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69.html -
了解详情
操作系统的VAX和Sun计算机,使它们全部瘫痪。1990年1月,莫里斯被判处3年缓刑、1万美元罚款和400小时的社会服务。莫里斯原初的设想是要 发生。从电子计算机使用系统的现状来看,它根本无法防范。而且在现阶段无法防范也决不是什么“耻辱”的事情。我们所要做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电子计算机的“防御系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2.html -
了解详情
努力都是微不足道的。笔者认为,这些努力不但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非常有效的。 宪政是什么?如果宪政是国家权力要受到有效的约束,那么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来自那里呢 定罪被判无期徒刑。过去这样案子警察最多按非法拘禁罪判35年徒刑,还可能是缓刑,这次对警察的严惩意味着对公民权利保护的重视。参见《人民检察院公布4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995.html -
了解详情
的解释》,对刑法的相关规定作了明确解释,解释的立场是从严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行为,严格适用缓刑和免予刑事处罚措施,并规定有利于司法机关认定足以造成严重 法规之间的合理衔接。 2.罪名体系的再认定 现行刑法规定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罪名体系是什么?对此,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观点指出,有论者指出,危害食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552.html -
了解详情
,即情节严重的行为。那对于百信而言,何为情节严重呢?情节严重的标准是什么呢?公安部、最高检发布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追诉标准》以及最高院、 ,主要是认罪、赔偿,在五年以下的可以力争缓刑或者短期拘役;二是免于刑事起诉,这个应当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做工作。讲完了寻衅滋事罪的识别以及处罚后,我们不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9730.html -
了解详情
丁某400元。该案王某、郑某被认定为教唆故意伤害,并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宣告缓刑两年。[1] 该案中,王某教唆郑某伤害丁某,但郑某在教唆金某伤害丁 预备论,吴振兴教授曾加以批判:若采犯罪预备论,那么,教唆者教唆的是什么罪,就独立地看作是什么罪的预备犯。比如,教唆者教唆他人犯杀人罪,遭到了被教唆者的拒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7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