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规定,为协调制度的建立留下可能性。行政诉讼法第51条规定原告可以撤诉,尽管法律条文规定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但是依据此条规定,原告可以在与被告合意和解后撤回起诉,而 协调过程中当事人达的合意和解的性质,既是有私法契约的性质,又具有替代性裁判文书的性质。从效力上来看,当事人的合意和解,一是定份上争,二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73.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各类型的商事案件(金融纠纷案件除外)。 3、行政审判庭受案范围:行政诉讼。 4、综合审判庭(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受案范围:国家赔偿案件;再审申请; 工作。 6、执行局各类案件的登记立案工作。负责办理法律规定的由本院负责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裁定的法律事项等。 二、小汤山法庭立案点(办公地点:北京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4820.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行政机关的行为完全符合作为一个行政行为的全部要件,但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仍被排除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外,这就是法定行政终局裁决行为。所谓“法定行政 形成一个初步的处罚意见,将此意见告知当事人并告知其有申请听证的权利,这种文书通常被称作行政处罚告知书。但行政处罚告知书并不等于最后的处罚决定,最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6100.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行政机关的行为完全符合作为一个行政行为的全部要件,但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仍被排除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外,这就是法定行政终局裁决行为。所谓法定行政 形成一个初步的处罚意见,将此意见告知当事人并告知其有申请听证的权利,这种文书通常被称作行政处罚告知书。但行政处罚告知书并不等于最后的处罚决定,最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4166.html -
了解详情
的正确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 三人提供了生效的判决后,行政机关必须无条件的根据法院的判决作出登记。法院行政诉讼的目的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如果允许对行政机关依生效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773.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控告、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收集、调取证据、取保候审、质证、辩论等业务。座右铭为:诚心做人,用心做事。 律师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1)在立法上,目前法律对于律师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的规定很不完善,《行政诉讼法》第9条、第29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4070.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机关作出或禁止其继续作出某种行政行为或事实行为。具体来说,在禁止判决的文书中,对于即将作出的违法行政行为法院应在主文部分写明:判决禁止被告作出(某 研究,载《行政法论丛(第6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13 页 。 [14]裴建饶:《行政诉讼禁止判决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46.html -
了解详情
年4月,日本山形县金山镇率先为政府信息公开进行地方立法,出台了《金山镇文书公开条例》,以此为导向,日本地方性信息公开立法风起云涌{6}。日本政府也开始了 的信息的公开,参照本条例执行。因此,因这些组织的信息公开行为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92.html -
了解详情
各自的专属管辖权。行政案件的审判权专属于行政审判庭,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一般不享有行政诉讼的审判权。我国这种一元多轨的司法体制造成了与司法二元制相似的问题, 法院作出的判决与行政裁决的内容不一致,则会出现两个结果冲突的有效的法律文书,使当事人无所适从。事实上,虽然裁决性行政行为的基础争议仍是民事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950.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主体在行政程序中通过各种调查手段获取的证据;行政主体作出或收到的法律文书;相对人提供的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各种证据等。这些材料由行政机关 违法性行政行为仍然可以由法院加以强制执行。[12]因此,这里的明显违法不同于普通行政诉讼活动中法院通过重新调查案件事实得出的关于行政行为重大明显违法的结论,后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