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的条件,以法律有明文规定为限,不应由权利人在诉讼中自由决定举证责任的分配,也不能一概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过错推定。因为过错推定毕竟接近于无过错原则, 无过错责任》,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5]吴汉东:《试论知识产权的“物上请求权”与侵权赔偿请求权》,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5期。[6]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19.html -
了解详情
危险行为人?我们认为,法律为了保护受害者的利益,已经减轻受害人的举证责任,直接推定各个参与共同危险的行为人共同对损害承担连带责任。而根据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 《共同侵权行为之研究》(台湾,硕士论文,未发表)。[12]孔详俊:《试论共同侵权行为》,载《法学研究》,1991年,第4期。[13]中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14.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司法解释中确定了“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但由于 该医院的医疗人员在使用该药物时未给患者做相应的皮试,结果导致了患者因药物过敏而死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医方给患者进行医疗服务,就像前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78.html -
了解详情
,民诉法第9条、第51条确认了调解的自愿性原则以及双方在诉讼中的和解权;其三,当事人提供证据或者证据线索的责任被正式予以明确(民诉法第64条第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以下。〔33〕有关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知情权的讨论参见黄娟:《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知情权’》,《法学评论》2004年第1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56.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原告负举证责任,查清其财产状况确实很难。因此,临时救济职能的高效运作,有利于及时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使权利人能够放心地诉讼,有利于解决民事诉讼中“执行难”, 页。 肖建国著:《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3页。 方加初、方龙华著:《论我国司法审判运行体系的改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08.html -
了解详情
,否则取消了国家主权”。早在16世纪,法国学者布丹在其《国家论》中就主张“主权是最高的权力,不受法律限制”。其后又出现了多个具体解释国家豁免理由的 赔偿可以适用调解。从证据规则看,赔偿诉讼不完全采取“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原则,而参照民事诉讼,要求赔偿请求人对其诉讼请求和主张举证。为了减轻赔偿请求人的举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24.html -
了解详情
参与程度的不同加以具体规制。 最后,规定违反行政程序法参与原则的法律责任机制。对行政行为的责任追究方式主要体现于宣告行为无效、撤销、以及责令进行补正。对行为机关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当事人这一诉讼权利被剥夺,该判决应当被视为无效。(参见周艳红、成凤明、文渊:《试论法律程序中的参与原则》,《长沙电力学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67.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推定合法,那么证明其违法的举证责任自然就落到了原告身上,这显然与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相矛盾。[19][19]鉴于此,日本学界当前多 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 [18] 沈开举、王红建:《试论行政行为的成立》,载《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第1期。 [19] 王天华:《行政行为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637.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时效制度在现行民事立法中的干预模式。而从干预模式到自治模式的转换是诉讼时效制度回归其本来面目的必由之路。[4] 我国保险法上保险人因被保险人 等责任形式。甚至举证责任规则、过错责任与严格责任等归责原则也能发挥一定的责任配置功能。这些都是民事主体可依凭的武器,而民事主体于权益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788.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商业秘密,或侵权轻微,达不到制止、打击侵权行为的目的。 2、被告举证,有的证据允许不公开。诉讼中,被告答辩时往往为了说明自己未使用原告的 责任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规定,凡侵害商业秘密,给其所有人造成损害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而获得司法救济。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2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