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6):40-48.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Z].法发[1994]4号,1994年3月21日。3 体现在它在法官判决之前对案件结果作出的武断预测可能在广泛范围内影响法院判决的既判力和公信力。8.李威。判决书里有了检察建议[N]].《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28.html -
了解详情
协商结果作为适用速决程序的前提条件。只要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那么几乎任何一种刑事案件均可以按照简易的方式加以解决。④笔者以为,罪行的轻重与适用简易程序并 简单,在起诉书副本的送达方式,法庭开庭阶段的诉权交待,被告人基本情况的查证、判决书的制作等方面,都应用相应的规则予以规范。 (四)法检充分协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631.html -
了解详情
人得到赔偿;杀害11人的邱兴华已伏法,11个被害人家庭都拿到了判决书,但其中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则成了一纸法律白条,他们几乎不可能从同样贫困的邱 救助对象、救助程序等方面来确定。 1、要明确救助原则。一是补充性原则,即刑事案件被害方只有在无法获得犯罪人及时赔偿,且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社会保险、单位救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584.html -
了解详情
审主要表现在诉讼文书上的简化和庭审程序的简化,前者包括起诉文书的简化和刑事判决书的简化;后者包括法庭调查阶段的内容简化和法庭辩论阶段的内容简化。简易审 修改建议稿与论证》,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 [2]李 玲等著:《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化审理检索》,人民检察,2000年10月。 [3]陈 阳:《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25.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再一次对这个问题给予明确 法院提起公诉时,须同时将起诉书送达被害人;在审判环节,人民法院的裁定、判决书应及时送达被害人,确保被害人了解判决情况,对未上诉抗诉的一审判决,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625.html -
了解详情
偏短,合理性不足。审限的合理性要求审理期限的设置必须满足于刑事案件审判的需要。刑诉法规定以普通程序审理刑事案件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刑诉法修订之时我国尚实行的是 耗时更多),此时尚余办案时间20天。法官开展证据展示、庭审及撰写打印判决书,以及公开宣判,至少耗时3天。真正可由法官支配的时间已不足17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624.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具有合理的可接受性的事实,即相对事实而非绝对事实。 因此,客观真实只能成为刑事案件的一个客观要求,它告诫办案人员要奋力地接近它,但它决不会成为个案的 法官字诉讼证明中要达到内心确信。二是采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表述,并要求法官在判决书中申明作出判决的依据与理由,表述判决形成的过程,即证据的认定与采信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30.html -
了解详情
万元(即虚假发票的金额)。这4 个证据足以推翻刑案对相应事实的认定结论。 (三)刑事案件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应建立在逻辑方法与经验方法相统一的基础上。 霍姆 设备财物入账等资料,并让证人到庭作了证,但没有更多的质证和辩论,民事判决书也未对此焦点问题作正面评述,而是在罗列了原有的刑案证据之后,干脆以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87.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案件被害人的生命、身体、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被告人的不法侵害,对被告人的追究可以从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两个方面进行。在追究民事责任时,以被害人在 ,不再在调解中片面强调当事人的互谅互让和牺牲精神。笔者建议,在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的制作中,亦应如判决书一样写明事实和证据分析,并增加本院认为的说理部分,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22.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处罚以金钱疏通关节的情况。 6. 缺乏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过渡空间。对轻微刑事案件,由于没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和解后检察机关一般只能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由审判机关批准;审判机关在审判阶段主持和解的,应将影响判决的和解因素列入判决书,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刑罚执行阶段因和解而作出减刑决定的,应当报请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