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以剥夺生命的死刑作为手段去阻止故意杀人以外的犯罪,犹如杀鸡用牛刀,显属轻罪重刑。所以我们不推崇死刑,不迷信死刑。 文件并不多,主要有三:即1966年12月16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民权利公约》);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于1984年5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61.html -
了解详情
是人为的消灭。 关键词:死刑存废/理性评价/现实/理想/结语 前言 死刑亦称生命刑,是指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是所有刑罚中最为严厉的也是最古老的刑罚 进展之一就是相继通过的四个有关死刑国际条约,分别是1996年通过的《公民与政治权利的国际公约》,(至今为止已获得46个国家批准,7个国家签署,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8207.html -
了解详情
月20日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中予以申明,并在《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特别是第23和24条)、《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特 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对未满18岁的人所犯罪行不得判以死刑或无释放可能的无期徙刑;(B)不得非法或任意剥夺任何儿童的自由。对儿童的逮捕、拘留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07.html -
了解详情
大的威慑作用。事实已经证明,存在死刑的国家,与废除死刑而以无期徒刑为最高刑的国家,死刑与无期徒刑对于犯罪的威慑力是相等的。 二,死刑断绝了犯罪人悔过自新的 实属不当。因为法官不能根据自己的判断,而决定是否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七、与中国签署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不一致。[3]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12.html -
了解详情
粗浅的看法。 一、死刑的概念及属性 死刑,又称生命刑或极刑,是国家在刑法中所规定的基于犯罪而剥夺犯罪人生命的惩罚手段。从死刑的外在属性而言,死刑是 赦免制度。 死刑赦免制度是当今保留死刑国家普遍适用的死刑制度之一,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6条第4项规定,被判处死刑的人应有权赦免或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5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关系,最形象的比喻是抗菌素与细菌的关系。正如抗菌素可以杀死细菌,死刑可以剥夺某些犯罪人的生命,使他们失去犯罪能力,同时对其他犯罪人和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产生 严重犯罪量刑的选择余地就更大了,罪刑相适应原则也会得到更多的表现。 第三,限制死刑的适用对象 《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美洲人权公约》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86.html -
了解详情
粗浅的看法。 一、死刑的概念及属性 死刑,又称生命刑或极刑,是国家在刑法中所规定的基于犯罪而剥夺犯罪人生命的惩罚手段。从死刑的外在属性而言,死刑是 赦免制度。 死刑赦免制度是当今保留死刑国家普遍适用的死刑制度之一,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6条第4项规定,被判处死刑的人应有权赦免或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69.html -
了解详情
限制与废止的内在动因。1989年12月1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二任择议定书》明确指出,废止死刑有助于提高人的尊严和促使人权 危害后果的性质及其程度的不同是决定适用死刑与否必须考虑的因素。基于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极刑,因此,对犯罪人适用死刑应以其犯罪行为所导致的危害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404.html -
了解详情
限制与废止的内在动因。1989年12月1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二任择议定书》明确指出,废止死刑有助于提高人的尊严和促使人权 危害后果的性质及其程度的不同是决定适用死刑与否必须考虑的因素。基于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极刑,因此,对犯罪人适用死刑应以其犯罪行为所导致的危害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467.html -
了解详情
8.重刑罚不溯及(没有事前的法律则没有刑罚)及轻刑罚的溯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5条第1款后段)被承认。此外,罪刑法定主义也及于保安处分 说相适应,但随后又指出:刑罚的适当性比包含其中的罪刑的均衡是重要的原则,从这个观点看,对盗窃案常以剥夺自由的刑罚相对应,是否适当,是成为疑问的。〔4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