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以撼动原物返还请求权为诉讼时效的客体。[2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担保物权中动产抵押和权利担保更加受到重视, 允许无形财产、未来财产和集体财产作为担保财产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4 期。 [23] 高圣平:《大陆法系动产担保制度之法外演进对我国物权立法的启示》, 载《政治与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50.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有关事项如未经登记则不能产生创设权利或法律关系的效力。最典型如不动产抵押登记。这一类登记,是有关权利得以产生的根据,未经登记者即不产生法律上的效力 登记事项的真实性,如果登记有瑕疵,第三人仍可以认为登记是真实的。典型如动产抵押登记。设权性登记与宣示性登记的区分由法律根据授予主体资格、监控法律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596.html -
了解详情
各国立法一致禁止的流质条款。流质的禁止是为了避免债权人以其优越地位迫使债务人作出权益受损的允诺,适用于不动产和动产抵押、动产质押。而在这里,设质债权的价值在设定质押之初就是确定了的,应无此虞。而且,在被担保债权额度范围内,代替清偿而使入质债权归属与质权人的契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995.html -
了解详情
,出卖人设定所有权保留的目的,在于保障其出卖物的价款得到全部补偿,因而,所有权保留相当于动产抵押,在买受人未付清全部价款而开始破产程序时,出卖人享有担保物权人的权利。有人则认为,依德国通说,保留所有权之动产系附停止条件移转所有权。于买受人破产之情形,出卖人因买卖价金尚未全部受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646.html -
了解详情
尤以直接反映市场经济的私法制度为典型。例如,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关于动产抵押的规定,直接参考了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动产担保制度;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预期违约的规定,则源自英美合同法;80年代后期推出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源自香港的土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322.html -
了解详情
自由与限制,应取得平衡,以求得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极大值。 本文第二部分首先从不动产和财产权的概念出发,定义不动产财产权;第三部分说明不动产财产权自由的意旨,作为 年3 月版,第9 - 10 页;臧大年、谢哲胜、郑惠佳:《动产抵押贷款债权证券化》,翰芦出版公司,2000 年元月版,第24 - 25 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14.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一致禁止的流质条款。流质的禁止是为了避免债权人以其优越地位迫使债务人作出权益受损的允诺,适用于不动产和动产抵押、动产质押。而在这里,设质债权的价值在设定质押之初就是确定了的,应无此虞。而且,“在被担保债权额度范围内,代替清偿而使入质债权归属与质权人的契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40.html -
了解详情
,出卖人设定所有权保留的目的,在于保障其出卖物的价款得到全部补偿,因而,所有权保留相当于动产抵押,在买受人未付清全部价款而开始破产程序时,出卖人享有担保物权人的权利。有人则认为,“依德国通说,保留所有权之动产系附停止条件移转所有权。于买受人破产之情形,出卖人因买卖价金尚未全部受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3.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台湾著名学者王泽鉴教授在针对台湾学者任意直接引用英美法的概念解释台湾《动产交易担保法》的情形而发表的意见意味深长:中美两国关系密切,交易频繁,法制受其影响 社会法学观点言之,实饶趣味。就法律解释而言,条文之疑义,固应比较参考美国动产抵押法等相关法制,籍以阐明真义,弥补其缺漏,唯不可拘泥于英美法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92.html -
了解详情
无权处分人进行交易的第三人是善意时,其交易行为有效,至于是否“取得”所有权,则取决于该有效之交易行为是否履行。此外,现代民事立法和判例越来越多地承认动产抵押权的善意取得,而动产抵押的设立本无须标的物的交付,这无疑从实证的角度说明了标的物交付本为善意取得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