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四十九条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的,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救济途径,即劳动者在法定期限内向 的人民法院应当不予受理;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同时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撤销仲裁的,人民法院已经分别立案的,应先中止劳动者起诉的案件,待用人单位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723.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在仲裁协议效力、证据规则、仲裁程序、裁决依据、撤销裁决审查标准、不予执行裁决审查标准等方面,尊重和体现仲裁 或者有价证券的数量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并附调解协议原件。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183.html -
了解详情
的申请期限或提供的材料不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为由不予受理,工伤职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工伤手续不齐备为由不予受理,后工伤职工又诉至法院,法院 部分裁决起诉,劳动者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部分裁决是在劳动仲裁整体裁决不能进行的情况下,为避免因仲裁时效太长而影响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生存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90.html -
了解详情
对仲裁的司法监督,只不过各国司法监督的具体方式、程度、范围不同而已。法院对仲裁的司法监督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正常的民事法律关系和社会经济秩序 执行权。如果被申请人对同一仲裁裁决分别行使了申请撤销权和不予执行权,人民法院仍进行审查,则势必造成重复劳动,更为严重的是若审查结果不一致,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477.html -
了解详情
等合意解决纠纷方式也呈现出制度化或者法典化的态势。[8] 我国人民调解、法院调解、劳动调解等,其法制化水平也是很高的,符合世界法治的发展趋势。比如,我国 ,基于当事人程序保障原理,法律应以争讼程序解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效力的争议。 (2)法院也可裁定不予执行(《仲裁法》第63条、第71条,《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680.html -
了解详情
并且不损害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假公济私、挟私报复、强令执行对象实施不合理的行为,就不具适法性。参见杨彩霞:同上。 受理的决定,当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6]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12.html -
了解详情
亦有三种学说:实质说,只要职务行为在公务人员抽象权限之内,并且具备执行职务所需的一般形式,即为适法;形式说,适法的职务行为 受理的决定,当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6]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09.html -
了解详情
的,只是裁决完了要由法院去执行,而且仲裁对收缴非法所得做出裁决后由法院去执行,和仲裁裁决本来就由人民法院执行也是不相冲突的。问题二:施工合同签订后, 是共同诉讼的话,实际施工人的个人和违法分包人之间的债权应为劳动债权,是否意味着劳动债权无须经过劳动仲裁即可进入诉讼程序?答:这个问题提得很细、很具体。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569.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程序中所认可事实的主张,人民法院不予支持。58、当事人不服劳动人事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或不予受理裁决、决定或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诉后,撤回起诉或被 把握,以解决当前审判实践中不同程度存在的随意启动重新鉴定的问题。应当严格执行有关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规定,鉴定人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出庭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0924.html -
了解详情
拒绝实施。 承包人应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定期考核施工人员的劳动技能,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 承包人应按照法律规定和发包人的要求,对 决定或不履行争议评审小组决定的,双方可选择采用其他争议解决方式。 20.4仲裁或诉讼 因合同及合同有关事项产生的争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在专用合同条款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07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