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⒀ 但是,西田典之教授的观点存在疑问。首先,制作虚伪公文书罪的公务员这一身份,是违法身份。被利用者具有违法身份,并不意味着利用者当然具有违法身份 即使不是投保人、被保险人与受益人,其骗取保险金的行为也成立诈骗罪,但如果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破坏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就不成立犯罪。在此意义上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466.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体。法官是国家的特殊公务人员,国家公务员的侵权责任应由谁承担?这在学理上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是认为应由国家机关与致人损害的工作人员负连带 过错及直接行为人的过错为要件,而适用严格的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受害人无须举证证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过错,只须证明侵害行为、损害事实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75.html -
了解详情
反映的问题来看,大部分的信访指向了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从制度的正义性、公务员行为的合法性,一直到国家的道德性。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在信访案件中,人们 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同时使其与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并列,专门处理上述国家机关的信访事项。 (二)信访机构设置:是独立的信访委员会还是哪个部门之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48.html -
了解详情
用工制度改革,反就业歧视立法所涉及的劳动者还应包括事业单位的劳动者和国家公务员。另外,劳动者中所涉及的外国人应包括在我国境内与各类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的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劳务派遣单位、就业中介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类公共机构等。就业是指招聘、录用和就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97.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成立的组织[ 3 ]。第一个定义把使用一名以上职工并向职工支付工资的单位笼统称为用人单位,不够科学。例如,国家机关录用和聘任公务员,适用公务员法,而不适用劳动法,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机关就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用人单位;只有当国家机关招用工勤人员,需要签订劳动合同时,才适用劳动法。在这种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420.html -
了解详情
职务的人利用职务进行的犯罪;狭义的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国家工作人 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滥用职权, ,比如,党员廉政建设实行责任制,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经济收入申报,国家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收售的礼品要登记上交等等。但是这些规定和政 策成效不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902.html -
了解详情
,拥有独立的审判权。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从其外部独立性(即人民法院独立于其他国家机关)来看它可能受到以下干扰:(1)司法权行政化。(2)人民代表大会在进行监督的过程中 十六条法官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根据审判工作特点,由国家规定,公务员法第四十五条和法官法第十二条规定:确定初任法官的任职人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835.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利用职务进行的犯罪;狭义的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滥用职权,或者 ,比如,党员廉政建设实行责任制,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经济收入申报,国家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收售的礼品要登记上交等等。但是这些规定和政策成效不大,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838.html -
了解详情
引发冲突的行为人,具有巨大的权威性和震撼力。 下面再谈一下国家权力的内容和国家机关的权力制衡。 根据国家事务性质的不同,国家权力可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因为自私利己的人性能驱使任何人在任何条件下都可能遵循自我利益和自我贪婪的原则行事,特别是国家机关工作的人员(公务员)由于自我利益的膨胀,必然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00.html -
了解详情
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 行政编制的人员,根据2005年4月27日通过的公务员法第二条的规定,属于公务员范畴,也应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成为国家工作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2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