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材料:(1)社会保险登记表;(2)参加基本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人员增减表;(3)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申报汇总表。2、生育女职工需要提交的申报 对单位予以补偿,生育津贴以女职工产前或计划生育手术前12个月的生育保险月平均缴费工资为计发基数。补偿标准为:女职工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顺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0541.html -
了解详情
工伤作了认定标准,因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只能被动地等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人民法院对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确定的认定结果,而后才能作出是否为工伤的认定结论。 实现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的目的。来源:中国法院网岳阳县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7056.html -
了解详情
真伪不明的,应当认定该事实不存在。 法律对于待证事实所应达到的证明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一百零九条 当事人对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事实的证明 供用水、电、气、热力合同纠纷; (五)银行卡纠纷; (六)劳动关系清楚,仅在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给付数额、时间、方式上存在争议的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565.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 申请25%的经济补偿金而通过一裁终局的程序解决,还是要求额外的补偿而经历一裁两审的程序。2、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178.html -
了解详情
。 第四,根据《劳动法》,劳动者享有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的权利。在制度设计方面,《劳动法》把社会保险关系与劳动关系挂钩 ,然而,无论是国企职工下岗还是买断工龄,都没有严格适用《劳动法》规定的程序和补偿标准。 [22]《劳动法》不仅无法向下岗职工提供法律救济,甚至还要容忍国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699.html -
了解详情
了个人正义和社会正义。个人正义是指个人言行是否符合所在社会一种好或善的评价标准,例如,违背诺言、拒绝赡养父母、见利忘义等即被视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 的难度,很多受害人并不愿意提起民事诉讼,由此使侵权人逃脱责任。其二,民事责任的补偿性、恢复性更是难以使社会性损害和受害人利益得到充分救济。例如,滥用市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40.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侵权责任法》救济民事权利、保护民事权利,更重要的是体现其保护民事权利的基本功能,这就是通过财产补偿的方法,救济和保护民事权利。从现行立法中完全可以 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不公平状况;同时,应当对现行的医疗事故因果关系推定的原则进行检讨,确定更为公平的举证责任规则。(12)规定工伤事故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44.html -
了解详情
;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死亡的,不需申请工伤认定,直接由用人单位给予一次性补偿。 (二)关于劳动关系的认定 认定工伤的前提条件是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 工伤,但伤者所在单位应给予伤者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而劳务关系则对主体无禁止性规定,对用工方,可以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693.html -
了解详情
工伤认定,直接由用人单位给予一次性补偿。 (二)关于劳动关系的认定 认定工伤的前提条件是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合同劳动关系或者事实劳动关系。 1、合同劳动 工伤,但伤者所在单位应给予伤者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而劳务关系则对主体无禁止性规定,对用工方,可以是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5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