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规定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驳回申请或者撤销仲裁裁决的裁定为终审裁定。 【解读与研判】在实践中,中级法院对于用人单位申请撤销一裁 与研判】这一条是关于支付令与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衔接问题。支付令属于民事诉讼中的督促程序,即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履行给付金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44.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第八章期间、送达 第七十九条期间以时、日、月 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二)“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479.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现行的程序法中并没有充分体现程序的及时终结性,尤其表现在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制度方面。由于我国的民事审 判监督程序是建立在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理论之上的, 了新的证据即可要求再审,甚至可以在一审或二审中故意隐瞒证据,将之留待两审终审后利用该证据启动再审程序。实事 求是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无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220.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陈卫东教授认为,我们国家的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有一审、两审终审和再审以后生效的判决,这样生效判决裁定决定从另一个角度也包括公安检察机关 社会都能接受。如辛普森案件引发两起诉讼,一起是刑事诉讼,二是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中认定无罪,民事诉讼中认为杀人成立赔偿损失。在中国绝对说不过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6.html -
了解详情
现行的程序法中并没有充分体现程序的及时终结性,尤其表现在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制度方面。由于我国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建立在“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理论之上的, 了新的证据即可要求再审,甚至可以在一审或二审中故意隐瞒证据,将之留待两审终审后利用该证据启动再审程序。实事求是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无疑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24.html -
了解详情
实行而难以采用。尤其是公开审判不仅与其他程序联系在一起,而且是整个程序制度的核心。例如,广泛推行公开审判与民事诉讼辩论原则的采用是联系在一起的。民事诉讼 的独立行使职权或从事正常的审判活动。但是在案件经两审终审以后,是否允许民众查阅则是值得探讨的,从民事经济案件来看,除依法不得公开审理的案件以外,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42.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较多限制;在调解的阶段方面,调解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始终,从立案到执行的各个阶段,甚至还有一个立案前的先行调解制度,都体现了和为贵的基本思路。而 灵活性,而且实行一裁终局,因此效率较高,适合PPP纠纷的快速解决。而行政诉讼不仅是两审终审,而且每一审的期限也较长。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一审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4331.html -
了解详情
重做,反正我自己是不动手了。 以上各种现象,来源于我国对于法官的错案追究制度。在发达国家,是没有这个制度的,法官只对自己的违法行为和不当行为承担责任,而 这种做法的恶劣程度要比法院内部法官向庭长、院长汇报的做法更甚,它完全使两审终审形同虚设。而且,据我所知,很多的所谓汇报也不是正经八百的,所谓汇报笔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69.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区划制下的二审终审制 二审终审制是我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一种诉讼制度,其设立的目的是为确保司法公正而再设的一道防线, 会很多了,但不可能没有。鉴于上面所述的二审法院与一审法院是按我国行政区划设定的局面,防止二审终审制度变为一审终审制,笔者建议改变现行的行政区划下的二审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839.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 (四)劳动法规定的仲裁申诉时效制度与民事诉讼时效制度有何异同。 问题分析 一、关于诉讼主体 劳动争议主体即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仅为权宜之计。 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劳动法关于解决劳动争议纠纷的规定很不完善。同时,由于实行一裁两审的体制,使劳动争议案件的解决时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