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计算机病毒程序和逻辑炸弹在设置、激活等行为特征上具有相似点,所以此类网络犯罪在确定追诉时效期限上面临相同的问题。设置逻辑炸弹或输入计算机病毒程序方式、进而 ,能够独立地被刑法评价。但上述所举第二个例子虽为直接故意犯罪,包含了一定的发生犯罪结果的危险,但这种危险不属于因果关系上现实的确定的危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8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构成客观方面所要求的行为,即为着手实行犯罪。未遂犯只是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之中,而直接犯罪的希望正是未遂犯自始至终所持的心理态度。预备行为是为实行 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准确地判定行为人是否实行了刑法分则具体 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要求的行为。简单地对比法律条文,套用定义型公式的教条主义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98.html -
了解详情
内部信息的危害破坏,但是他由于各种动机而希望或是放任这种危害后果的发生。计算机犯罪中的过失则表现为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行为可能会发生破坏系统数据的后果,但是 ,是现实需要。再者,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只限于故意犯罪,这是不够的,至少对于那些因严重过失导致某些重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98.html -
了解详情
这就与间接实行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谓间接正犯,指利用他人为工具而实行犯罪的情况。因此,间接实行犯本身不直接实施完全满足构成要件的行为,而是通过因具有一定 犯相类似,间接实行犯也与直接实行犯一样,对其追求的故意犯罪直接地和全部地负责。这种形式上实施犯罪行为的间接性和实质上承担刑事责任的直接性的辩证统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51.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这四种形态的行为。依据我国传统的刑法理论的法律制度,在故意犯罪中,存在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同时把这三种形态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 ,研究方向是中国刑法。[②]参见2001年11月23日欧洲理事会通过的《关于网络犯罪公约》序言部分[③]以计算机病毒为例: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了近63000种病毒,估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28.html -
了解详情
,结合目前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现象分析,静态的国际性禁止法律规范或宣言只是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先导基础,并不足以建立完整的适用体系;国家之间的动态协作才能真正形成惩治 ,而非必备要件。从刑法理论上分析,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的主观心理活动,是故意犯罪的灵魂,它们的形式和作用都反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15.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惟其如此,实践中,尽管不少过失罪犯对其所实施的行为本身 任何危害后果,有鉴于此,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对缺失主观罪过的本案,不宜定性为犯罪行为。严格意义看,本案仅属一般行政违法行为,对违法单位及其责任人员给予相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49.html -
了解详情
的因果法则进行判断,而不是取决于二人以上具有意思的联络。当然,成立共同犯罪还需要“意思的联络”,这是因为,只有意思的联络才能使二人以上的行为起到相互 正犯,或许是过于重视行为人危险性格的主观主义立场的表现。不过,由于共同犯罪仅限于故意犯罪的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故上述立法论要被人们接受进而被立法采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06.html -
了解详情
极其广泛的,既包括特定三类计算机信息系统也包括其他计算机信息系统。事实上,网络犯罪中传播破坏性计算机程序罪是危害结果最为严重的一种,因此对其采用严格的 构成必须具有时间性条件,自动性条件,有效性条件。根据故意犯罪的过程划分中止犯又可分为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犯罪实行阶段的中止和实行终止的中止三种不同类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9.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与意思联络、行为共同均有较大区别,较好地解释了共同过失犯罪区别与共同故意犯罪之处,以及过失共犯成立的可能性问题,但也有论者对该学说 刑法学专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6] 李希慧、廖梅《共同过失犯罪若干问题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7]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