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近亲属、法定代理人完全可以代为告诉。因此,虐待致人重伤、死亡以及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致人死亡作为公诉设置,不是因为被害人丧失了自诉能力,而是因为这种情形违法性与 2011年第6期,第127页。 [37] 参见汪志刚:德国法上的意见表达和事实陈述的区分,载《北方法学》2011年第3期,第154页以下。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739.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 地位和资格,是继承人享有继承权以及其他一切民事权利的基础,而权利的本质为利益和法律之力,二者的区别十分明显。继承权可以排除,但是权利能力不能被排除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438.html -
了解详情
与习俗,增设有效保护女性平等继承权的条款。 (三)遗嘱自由受到家庭制限制及面临保障老人群体有尊严地生活的巨大压力 遗嘱自由应受到家庭制的限制。婚姻和家庭受我国 示汇编[M].8版.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1166-1167.) 根据特留份计算方法的区别,特留份立法例有两类:各别特留主义和全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437.html -
了解详情
救护的可能性、容易性。[6] 台湾学者林山田认为,有义务者遗弃罪的结果加重犯与不作为杀人罪的区别在于主观上构成要件故意不同,前者只具遗弃故意与危险故意,后者 张永年应成立遗弃罪,戴素珍仅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首先,将事实婚姻形成的配偶关系以外的异性带到船上同宿的行为,不能评价为作为义务来源之一的先行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9301.html -
了解详情
是对生命的危险犯,那么,遗弃致死罪与不作为杀人罪的区别主观上是否具有杀人的故意以及客观上是否已经发生致人死亡的具体性危险。[45]山口厚教授认为:在持遗弃罪是对 的重新建构,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9期,第40页;李立众:事实婚姻中的遗弃行为能否认定遗弃罪,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1期,第36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697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不允许通过协议来设定人身关系 我国现行法律明确规定了婚姻自由原则和人身权法定原则,忠诚协议限制了当事人的人身权利; 婚姻的效力不是依据契约而发生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已有很多条文渗透着道德义务。 3、认定忠诚协议有效符合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婚姻法第 条规定: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 家庭成员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3441.html -
了解详情
:结婚必须双方完全自愿。但在现行法上,受胁迫的婚姻却是可撤销的,而非无效。 不得和禁止二词虽然有语法上的区别,但就设定规范而言,两者的功能却并 所采。末弘严太郎教授还明确指出,区分命令与法律,从而认为违反命令的法律行为原则上属于有效的认识将命令排除在法律行为效力评价标准之外是缺乏宪法依据的。[56]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719.html -
了解详情
罪、绑架罪与拐卖妇女、儿童罪具有相同的罪质,它们均属于侵犯他人人身自由和本来的生活场所安全的犯罪,三者的区别只是在于主要依据特定目的而予以类型化了, 是他人人身自由权利和家庭关系,如果婚姻、收养关系不违背他人的意志,根本就谈不上对客体的侵害。 [32]妇女对被拐卖的事实有承诺的,其承诺有效,拐卖者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883.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早期的私刑逐步转变为国家刑,刑罚由一种私法关系演变为公法关系;对于婚姻家庭关系的调整,国家权力的态度由前现代社会的积极进入,转变为现代社会的消极 基本权利与民事权利至少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第一,两种权利的来源不同。基本权利属于人的固有权利,来源于人类生存和人格完善的正当需求,而非宪法的赋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45.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早期的私刑逐步转变为国家刑,刑罚由一种私法关系演变为公法关系;对于婚姻家庭关系的调整,国家权力的态度由前现代社会的积极进入,转变为现代社会的消极 基本权利与民事权利至少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第一,两种权利的来源不同。基本权利属于人的固有权利,来源于人类生存和人格完善的正当需求,而非宪法的赋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