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种立案方式,有的学者和法官持反对态度,对此笔者并不认同。首先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自身具有特殊性,被害人的身体或生命遭受侵害后,其必然也会遭受经济上 原因根本不可能执行,从而主动申请结案。通过以上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附带民事执行难的主要症结在于被执行人已被执行死刑或正在服刑没有财产可供执行以及被执行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19.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合法权益得到足够的及时的救济和保护,笔者认为应将死亡赔偿金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之内。 1.法律术语模糊不清、前后规定相互矛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 刑事诉讼的拖延,不利于及时打击犯罪,提高刑事审判的效率。而一部分附带民事案件难以适应该期限的要求,只有在刑事部分审结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99.html -
了解详情
,促使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使其得到更多的救济。一旦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请求作为民事案件立案,根据先刑后民的原则,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作出判决; 的生效。 (四)将尽力赔偿作为法定量刑情节 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90.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推举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但必须经其他权利人授权。 被害人死亡后,部分权利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通知其他权利人参加诉讼。不参加诉讼,又不放弃实体权利的, 先前达成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办理。 八、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第七十四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042.html -
了解详情
即迟来的正义非正义。被害人遭到犯罪行为侵害后,他不仅期盼司法机关迅速查明案件 事实,对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而且更为关切自身被犯罪行为侵犯后遭受的一系列损失的民事 ,从而享有不同的诉讼权利,承担不同的诉讼义务;刑事案件的庭审程序、调查重点、认证规则等与民事案件差异很大;加上当事人在法律素质、文化知识、语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63.html -
了解详情
的精神损害已经得到了抚慰。故在立法时,暂未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受理范围内。我国司法实践的种种判例,充分显现了立法者对于精神赔偿重 明确提出被害人只能提出物质损害赔偿,而禁止被害人只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11条明确规定:当事人提起名誉权诉讼后,以同一事实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58.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特有的解决纠纷的方式为我国各级法院广为应用,是我国法院审结民事案件,化解民事纠纷的主要方式,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起着积极和不可替代 与实例评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第12页 [④]周道鸾编,民事裁判文书改革与实例评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第725页 [⑤]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554.html -
了解详情
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审理。 第三章审判组织 第四十条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 章诉讼参加人 第一节当事人 第四十九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331.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至存在比不存在更为可能的程度。如英国学者彼德莫菲认为:在民事案件中,证明标准无非是要求或然性权衡和盖然性占优势的标准,也就是说,足以表明 一云,证据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18。 [2]毕玉谦,民事证据法判例实务研究[M],法律出版社,414。 [3][德]汉斯普维庭.现代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13.html -
了解详情
。内心确定原则是保障审判员在认定事实方面排除非法律因素的干扰,独立判断案件的事实真相。因此,直接原则和内心确定原则是保障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尤其是 人民法院依法审查原判是否合法和有无根据之方式,保障人民法院体制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进而从根本上保障人民法院履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之职能。此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1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