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本身就是一种强制性义务,这是不能任意处分的。由于受到民事诉讼活动中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观念影响,以致于在离婚诉讼中,允许夫妻双方对债务就象对财产权利一样 行为,严格地说,这是一种变相处分义务的行为。而对婚姻当事人处分债务义务这一点严重违背处分原则的司法行为,竟然在离婚诉讼程序中视为有效而被广泛采用,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567.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主张责任和行为证明责任(详见下文)。 解决私权纠纷的民事诉讼采用处分主义和辩论主义,即当事人在诉讼中可以处分其实体权益,在此延长线上,辩论主义体现了 的争点,况且受到诚实信用原则等约束,当事人的陈述未必都缺乏可信度,有鉴于此,有些国家缓和了询问当事人的补充性。比如,日本民事诉讼实务中,常常首先询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05.html -
了解详情
,其重要性与紧迫性远不及前者。第二,司法机关正常活动被侵犯的后果具有扩张性与不确定性。诉讼欺诈行为违背了民事诉讼的诚信原则,使法院沦为居心不良者攫取他人财物的 刑事途径追回财产。由于诉讼欺诈是利用民事诉讼进行的,民事诉讼所设置的当事人上诉、申请再审的救济机制使得诉讼欺诈中法院对财产的处分可能是多次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693.html -
了解详情
互动制衡,一方面,行政权通过立法拥有了行政裁决权,渗透司法权;另一方面,司法最终原则决定任何人都有权利启动司法维护权利,纠纷解决最终是司法途径。随着行政权力 纪律处分纳入民事诉讼的范围不符合教育规律。正如前文所述,高校纪律处分行为属于自由裁量行为,行政诉讼中对该类行为的审查严格遵循了司法审查有限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87.html -
了解详情
也有权利要求法官予以说明。 适用民诉法第十三条的问题,实际就是正确适用处分原则的问题。处分原则是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包括对民事诉讼权利 处分原则的场合,是否一定要适用民诉法第十三条?笔者认为要根据裁判文书说理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的说来,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可以不适用或不必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73.html -
了解详情
纷争,以确定程序上权利义务关系,因此请求为本案判决——不论是胜诉判决还是败诉判决——的权利即为诉权。诉权是当事人请求作出本案判决之权利,不论法院认为原告主张之法律 积极的意义。自近代始,欧洲各国的民事诉讼逐渐废除中世纪纠问式的审判形式,而采处分原则、辩论原则,由当事人决定案件的争点并承担举证责任,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4.html -
了解详情
的公正解决十分重要,因此当事人具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是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而执行程序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确定,一方享有债权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并 ,在第三人违反通知要求而私自向被执行人清偿或者被执行人私自收取债权或为其他处分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则束手无策,因为按法律和司法解释,人民法院无权对拒不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1.html -
了解详情
还可以在当事人主张之外调查收集证据;并依据此作为根据对案件作出裁判。如,现行民事诉讼法一方面规定缩小法院以职权调查收集证据之范围,加强当事人举证责任。但同时又规定 上的权益纷争。私法权利的基本原则是意思自治,处分自由,在民事经济交往中要遵循这一原则,一旦发生纠纷冲突,进入民事诉讼程序,请求公力救济,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7.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已为“国家本位主义”所取代。与其相伴随,在民事诉讼领域,传统的处分原则也受到冲击,“释明权”,“真实陈述义务”的运用,使个人处分权相对缩小,国家干预 了这种情况:某公司于1997年在某市开发区购买了30亩地,并按照当时的规定参照市场价格向土地管理部门交纳了土地出让金,办理了各项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86.html -
了解详情
后由其他渠道或手段加以规制。在是否准许撤诉上加强法院职权干预并非解决此问题的唯一渠道,也非最佳渠道。如撤诉行为在客观上使对方当事人或案外人的民事权益 责任,就等于把未上诉一方已处分的民事权利又强行判给了他,而这种作法显然违背了民事诉讼的处分权原则。因此,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可以说是上诉制度中尊重当事人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