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法院在下一级法院驳回后才调卷复查,基本不会有同时复查问题。民事诉讼法修改后对此问题应予足够的注意,较可行的解决方法是有个缓冲期,设立申请再审登记 有限。因此,采用什么审查制,应根据以往处理申诉问题的有益经验,结合民事诉讼法修改的意图、导向、诉讼原理作适当的规范。可尝试对向不同级别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208.html -
了解详情
的出庭准备,使原被告双方拥有平等的“攻击武器”。 二、在撤诉问题上被告没有说“不”的权利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1条第1款规定:“宣判前,原告 ,裁定驳回起诉。 尽管1991年民事诉讼法 修改,取消了更换不正当当事人的有关规定,但一些民事诉讼法学者仍然坚持当事人更换的理论, [6]司法实践中仍有更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5.html -
了解详情
》开宗明义,在其首卷第一章中就奠定并明确表述了它所遵循的“指导诉讼的基本原则”,其中尤以有关当事人主义的表述最为突出。所谓“当事人主义”主要是指,民事诉讼 加快。就整个趋势看,德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朝着程序的简化与加快的方向发展的。法官控制诉讼进程,并对被认为是核心问题的争议进行审查。 3. 新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7.html -
了解详情
》开宗明义,在其首卷第一章中就奠定并明确表述了它所遵循的“指导诉讼的基本原则”,其中尤以有关当事人主义的表述最为突出。所谓“当事人主义”主要是指,民事诉讼的 与加快。就整个趋势看,德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朝着程序的简化与加快的方向发展的。法官控制诉讼进程,并对被认为是核心问题的争议进行审查。3.新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13.html -
了解详情
不明状态时,法院就无从依据举证责任下判决。可见,上述规定并未解决举证责任分担的问题。[32]显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试图规定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性 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47] 陈金钊:《法律解释(学)的基本问题》,载《政法论丛》2004年第3期。 [48] 梁迎修著:《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22.html -
了解详情
。在我国,商业秘密作为一个法律术语,最早出现在1991年4月9日修改颁布的《民事诉讼法》中。十年来,我国先后在《劳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缺陷。1.现有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商业秘密的基本问题。诸如商业秘密的财产性质问题,现有法律没有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只是1997年修改后的刑法第219条和第220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84.html -
了解详情
的,裁定驳回起诉。尽管1991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取消了更换不正当当事人的有关规定,但一些民事诉讼法学者仍然坚持当事人更换的理论,[6]司法实践中仍有更换 修改立法来加以完善,以使《民事诉讼法》的整个程序设计都与基本原则相一致。参考文献:[1]张卫平。民事诉讼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5.html -
了解详情
德国终于在1976年12月3日公布,并于1977年7月1日施行了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为《修正法》)。《修正法》采纳了上述报告的许多建议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众多批评者则认为,许可上诉的要求与二审法院为了当事人的利益纠正错误判决的基本任务相违背。上诉许可制失败后,本次“修正草案”改采受理上诉制,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0.html -
了解详情
A?M克里曼原著、由马绍春、王明毅、陈逸云翻译的《苏维埃民事诉讼中证据理论的基本问题》,1958年出版的M?A顾尔维奇著的《诉权》等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立法机构开始了对试行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立法完善的工作,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3.html -
了解详情
不易被人识别,但往往又是最真实、对将来最具意义的展现。要探讨此次民事诉讼法修改的“去脉”,认清自己的“来龙”的确是重要的。以下是对此次改革的起点和 25〕任何制度要在一个社会确立起来,社会对该制度所体现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感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就民事诉讼而言,如果要在中国社会确立正当程序原则,那么所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