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国家赔偿的侵权主体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狱政管理机关、军队和这些机关、组织的工作人员(包括受 评议后,提出处理意见,报本院赔偿委员会讨论,赔偿委员会以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方式通过赔偿决定,该决定为生效决定。赔偿请求人对此决定仍不服,只能通过申诉途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6.html -
了解详情
,调整后的拟宣告刑仍然与被告人罪责不相适应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依法确定宣告刑。经审委会讨论后,仍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须在法定刑以下判处 ,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在决定是否从宽以及从宽幅度时应从严掌握,减少的基准刑不得超过10%。 十六、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6525.html -
了解详情
,调整后的拟宣告刑仍然与被告人罪责不相适应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依法确定宣告刑。经审委会讨论后,仍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须在法定刑以下判处 ,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在决定是否从宽以及从宽幅度时应从严掌握,减少的基准刑不得超过10%。 十六、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2358.html -
了解详情
讨论纪要(2011) 2011年1月7日由审判委员会全委会第2次会议讨论通过) 各市中级人民法院、各基层人民法院、本院各部门: 为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统一 二审案件适用本意见的规定;本意见施行前已经终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不适用本意见的规定。 本意见施行后,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200.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撤回起诉通常是由本院的分管检察长审批决定的,极少数甚至是主诉检察官自行决定的,检察机关内部对撤回起诉的监督较为薄弱。 重要意义。[10]为此,一方面要完善审查审批制度,如合议庭合议制、三级审批制、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制等,这些制度不仅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对请求撤回起诉案件作出正确合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82.html -
了解详情
的。案例指导制度的本质是,刑事司法应当是以成文刑法为渊源,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并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告的形式公布以往处理过的案件,对于刑事司法 的制约,最高人民检察机关则主要是通过抗诉制约违背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的司法决定。如果是两高的法律解释发生冲突,则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最终裁决。因此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908.html -
了解详情
由院长任主任,分管副院长任副主任,审判委员会委员、各业务庭庭长为成员。负责对监管过程中发生的异议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审查确认;对重点案件的责任进行 ,使监督管理有章可循。 3、完善案件事后监督检查机制,加强事后监督与结果监督。本院已通过并实施了修改后的《案件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并将坚持落实一整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317.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但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前应当征求公安机关或者本院侦查部门的意见。上述规定尽管肯定在审查批捕环节检察机关有权讯问犯罪嫌疑人 决定逮捕、不批准或者不予逮捕的意见,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请检察长批准或者决定;重大案件应当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这种由办案人承办、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95.html -
了解详情
合议庭意见。 第十三条 七人合议庭评议时,审判长应当归纳和介绍需要通过评议讨论决定的案件事实认定问题,并列出案件事实问题清单。 人民陪审员全程参加合议庭评议 陪审员应当认真阅读评议笔录,确认无误后签名。 第十五条 人民陪审员列席审判委员会讨论其参加审理的案件时,可以发表意见。 第十六条 案件审结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3323.html -
了解详情
,甚至在举证期限的最后一天才提供己方的证据。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而对单方查阅证据没有规定 类型需要法官确定如何分配举证责任时,情形由合议庭讨论后,由院长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本院审判委员会尚不能决定的,可请示上一级法院指导。对于倒置举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