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的谨慎态度,防止这一权力滥用而导致对基本权利的贬损甚至侵犯。与此相适应,刑事诉讼程序也被赋予较高的正当性期待,确认并保障基本权利不受不合理的 年,联合国秘书长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最严重的犯罪意味着所犯的罪行应当是那些危及生命的罪行,在含义上极有可能导致行为的后果。参见联合国秘书长在经社理事会上的报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58.html -
了解详情
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如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无罪推定等法治原则在中国都有一个艰难的承受过程)。可以说,人治之痼疾不能排除 学者多有探讨。如张明楷教授认为:不能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否则便有违背罪刑法定原则之嫌;刑法不能违背保护法益之目的;应把合宪性解释作为刑法解释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68.html -
了解详情
。另外,对单位犯罪和像自然人犯罪那样也确立自首制度,也是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全面体现。以上是确立单位犯罪自首制度之意义所在,也是其必要性所在。 准确把握这种比照对于我们把握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结构和实现单位犯罪的罪责刑相适应包括直接责任人员的罪责刑相适应是大有裨益的。 注释: ①既然承认单位有意志活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796.html -
了解详情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良欲求必然作用于主体,使之走向犯罪之路。一般预防的含义并非仅仅是威慑,而且还包括教育、鉴别等意蕴。 [8](P137) 我们这里主要考虑的是 法治下的报应,要体现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和刑法上的人人平等原则,注重的是刑的该当性,要求明码标价,而非讨价还价。犯罪人虽都有脱离法网报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58.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权的适用,需要对刑事指控的含义作自主性解释。人权事务委员会认为,在原则上,刑事指控与国内刑法宣布的可处罚的行为相关。但是,这一概念还可能延伸到 的具体权利,使《公约》中关于公正审判权的规定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公正审判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对公正审判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64.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在犯罪过程中,不同犯罪动机之间很容易因外界情景的刺激出现交叉和转化。与未成年人犯罪的身心特 点相适应,模仿性、易受暗示性 、情景性 、戏谑性 的危害表现得无所谓 ,犯罪后不知道刻意逃避 ,侦查中容易被识别和被抓获 ,抓获后罪行很容易被证明 ,以及被拘 留或逮捕后天真地闹着要回家 ,凡此种种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42.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权的适用,需要对刑事指控的含义作自主性解释。人权事务委员会认为,在原则上,刑事指控与国内刑法宣布的可处罚的行为相关。但是,这一概念还可能延伸到 的具体权利,使《公约》中关于公正审判权的规定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公正审判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对公正审判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92.html -
了解详情
独有的从宽处罚制度,两者在处罚原则上或宽缓程度上是根本不同的对于司法解释的规定,笔者持不同意见。 其一,从其他罪行的应有含义来分析,立法原意所指的应当 犯罪事实的范围,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具体分工是相适应的。 第一,主犯自首应当交待的范围。主犯分为一般主犯和首要分子,对于首要分子,必须以承担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79.html -
了解详情
认定为初犯的资格的话,这不仅不利于对其教育改造,而且也与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相背离。因此,上述第一种观点应该可以排除。那么,后三种观点又应如何取舍 第一次实施的犯罪行为才是初犯,而多次犯罪第一次受审判的不宜说是初犯。唯其如此,初犯的含义既与其字面意思吻合,又宽严适度,也更有利于发挥初犯作为重要的酌定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521.html -
了解详情
一次。奥斯特洛夫斯基这句话在文学作品中的含义,与在法律上的含义并无区别。许多国家尊重生命的方式是废除死刑。我国或许还不宜完全废除死刑,但已 程度,以受贿罪判处文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量刑适当,符合法律规定,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因此,在二审裁定时予以维持。显然,反映法院所持判决理由的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