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另外,《行政 费用。 总之,国家赔偿制度的日趋完善,明确国家对行政不作为的赔偿责任,必然会使我国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权利的救济和国家权力的制约得到更为可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48.html -
了解详情
就不适宜运用确认无效判决,因为如果一个正在运作、尚未正式对外作出的行政行为被提起诉讼,法院应该裁定不予受理而不是越俎代庖地宣告其无效。试想,当行政 。但撤销诉讼适用范围列举规定存在救济范围和手段不足的明显弊端。为适应法治需要,1965年后的《行政案件诉讼法》始确立确认诉讼制度。[5]但确认诉讼相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03.html -
了解详情
送交或寄交一份说明,阐述提出上诉的理由,这一说明的副本应同时寄送本诉讼的所有当事人,否则,上诉不予受理。各方当事人由法院书记员至少提前15天 的人可以当然得到司法援助,在“省救济金法庭”、“地区救济金法庭”以及最高行政法院申请“战争伤残抚恤金”的人也可以当然得到司法援助。以上所定限额适用于在国外居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03.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依法不得执行职务时,或法官有不公正的可能时,可以申请其回避。日本的民事诉讼法还规定了“审判官的排除”制度,即承办法官受理案件后,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形, 相比较,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这样的救济措施就显得软弱无力。前已论及,有本院院长或审判委员会作出回避决定就已不妥,依然由本院来进行审查复议就更不妥了。(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0.html -
了解详情
不规范的行为,更加引起了人们对继续盘问制度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的关切,对于继续盘问和留置制度在法律性质、法律后果、救济制度、适用对象、法律程序等方面的问题 的;…”。上述法律规定充分说明,被留置盘问人对错误的留置决定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同时,被留置人还应当享有知情权,申辩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33.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最后也是这个窗口向他下发许可证,或者作出不予许可的决定。而不允许许可机关的内部机构外化为相应的许可机构,而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这也算是一种 的创造性规定就是一次性的告知制度,这是非常方便老百姓的。什么是一次性的告知?就是在许可受理阶段,过去我们的作法是,行政机关它不一次性的告知你申请需要哪些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55.html -
了解详情
的增长率上升,到1997年底累计已受理专利申请739517件,累计已授予专利362988件,约占申请量的一半;而同期由专利管理机关受理的数千件专利权属、专利侵权 第4款)不相符合;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程序、责任和救济制度不够健全;在某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中存在“囿于被动受理、疏于主动查处、懒于积极指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84.html -
了解详情
乱开口子。在起诉或者行政复议期限届满前,人民法院不受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在诉讼期间,除非有不予强制执行将给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的 繁杂冗长,便于当事人理解和接受裁判结果,便于向人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行政审判再审制度的创新必须以维护实体公正为终极取向,既要避免无限再审,又要注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38.html -
了解详情
、扣押、冻结、没收物品等措施时不制作清单,对采取查封、扣押物品到期不及时或不予解封,超期查封、扣押物品不给相对人说明理由等。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裁决书中说明其事实根据、法律根据或行政主体的政策考虑。 (8)救济制度。内容包括声明异议,行政复议(或称“行政诉愿”),行政复核(含复查、复审),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19.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以结婚登记程序存在瑕疵为由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撤销结婚登记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条 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 ,人民法院不应受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某些情形下,法律应当提供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保护自己财产权利的救济途径。如持有或控制夫妻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96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