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l)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2)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按照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行政诉讼法能否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关键在于其是否有不同于行政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 难以理解的矛盾局面的出现。近几年的实践表明,行政法学界关注的仍然是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程序等问题而非行政诉讼问题。与此相适应,由于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906.html -
了解详情
不知是媒体无知还是想故意捉弄民众,新闻的摘要里明明写着对涉及重大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的案件,以及社会关注的重大案件等,广州拟逐步推行行政 的负责人甚至是一把手亲自到庭应诉,这种规定太僵化。法律规定,代理人有权代理行政机关应诉,强行要求部门负责人到场,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代理人的代理权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62.html -
了解详情
上,对形式上具有共性的行为作归类研究。如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都是在界定其对相对人产生行政法律效果这种本质属性基础上,对形式上具有共性的 的人员名单予以公告,并由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汇总,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四、行政公告的适用条件 现代法治社会中,政府行使权力的所有行为,即影响他人法律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44.html -
了解详情
密切相关的平等主体之间的特定民事纠纷,而不是行政争议。 第二,居间性。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法律关系中,只有行政 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745.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说等多种观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将行政登记与行政许可、行政确认作为并列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而单列为一类案由。基于对行政 当事人的申请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办理相应的登记。 应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就行政登记问题先行或单独提出行政诉讼,一般来说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均无需中止诉讼,但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624.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这一规定显然是将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当作行政作为设定了救济途径,立法的这种变化体现了我国法律意将明示拒绝这一 审查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8页。 [3] 黄曙海主编:《行政诉讼法100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8页。 [4]石佑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687.html -
了解详情
核实证据,查清事实。这样,相对人可能了解到一些此前自己并不清楚的事项,对整个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当相对人认识到自己确实违反了相关 要求我国行政听证程序的范围应进一步扩大,不能仅限于行政处罚方面,而应扩展到行政立法、行政许可等多项制度当中,同时,听证程序在规范程度上应进一步加强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861.html -
了解详情
分析,而不应当以法律没有规定为由一律认定为有效。笔者认为,对超过期限做出的行政行为在司法审查中应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超过法定期限作出的具体行政 某种权利,授予某种资格和能力的行为。从行政许可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行政许可是一种准许、容许行为,如果相对人以行政主体违反法定程序,侵害了其合法权益为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034.html -
了解详情
中承担举证义务的情形,常见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行政许可案件。原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向行政机关提供其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条件的证据;二是行政机关 一方应当对其主张的事实提供相应的证据。以上两种类型的案件,其共同点在于,行政程序中原告对其主张负有举证责任,被告基本上不负有主动调查取证的义务。除了上述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002.html -
了解详情
审查是公民宪法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和救济的最后途径,当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抽象行政行为侵害时,应允许受害者或潜在受害者寻求司法救济,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这才 一条则明确规定了违反该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即由有关机关责令设定该行政许可的机关改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销。 综上所述,应尽快建立起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8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