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各种量刑情节既可能都是从宽处罚情节,也可能都是从严处罚情节。这些量刑情节又有从轻、减轻和免除处罚,从重处罚情节以及罪前、罪中和罪后情节的区别。 ,以实现适用刑罚的公平与公正。 刑法中设立累犯从重处罚制度,自首、立功的犯罪分子从宽处罚制度,刑罚暂缓执行制度,减刑和假释制度,是对犯罪分子的不同情况在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80.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第二款所规定,“对于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同条第四款还明确规定:“ 解释规定:“罪犯采取非法手段骗取保外就医期间不计人执行刑期。原关押监狱发现罪犯骗取保外就医的情况后,应立即将罪犯收监,并提出该罪犯保外就医期间不计入执行刑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5.html -
了解详情
理想的程度。所谓“赦免”是就特赦而言,因为我国宪法仅仅规定了特赦,没有规定大赦。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如何构成累犯,现行刑法第六十五条已经作了明确的规定, 是普遍存在,但是能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也不失为改造的一种功效。因此,从立法上确立累犯与初犯分开监管是有相当必要的。2、刑满释放人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25.html -
了解详情
欺诈等等犯罪的联邦刑法。。最高法院很少能发现国会在无权的情况下通过联邦刑法。部分原因是,联邦刑法的范围在整个20世纪被无情地扩大。今天,联邦刑法可以应用于 机构,假释局是在罪犯释放后对他们进行监督的机构。囚犯符合假释的条件是个州法律的问题,所以各州有相当地不同。依判决制度法官只确定最高刑期,例如,囚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9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刑事政策。具体表现为刑罚体系中惩罚总量的降低,轻刑、缓刑、假释的广泛适用[7].从宏观进程上看,德国的刑罚是从苛重走向轻缓,如废除死刑、 月以下的短期监禁刑,只有在行为人“事后预测不良”的情况下才去执行;如果事后预测良好时,即使从“防卫法律秩序”的观点有执行之必要,这种执行也要作为“必要的延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28.html -
了解详情
撤销先前的减刑裁定;减刑之后没有余刑,出狱后,如果出现不符合减刑条件的情况,亦无法撤销先前的减刑裁定,收监执行。(七)把减刑办成“轮流坐庄”制部分监狱通行也 一监近千名在押人员旁听了此次审理。这是该法院首次在减刑、假释案件审理中适用公开开庭的形式。据该院副院长平艳明介绍,过去法院对减刑、假释案件审理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81.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法定情节。 上述三个差别,是由刑事立法与司法现状决定的。在实体法和程序法没有修改的情况下,司法机关不能突破法律规定构建新制度。然而,司法 刑罚适用之主体——人民法院的价值取向和审判实践的直接影响。人民法院在判处管制、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等非监禁刑案件以及判处有期徒刑、拘役、宣告缓刑的案件和审理假释、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46.html -
了解详情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审判公开原则适用于绝大多数刑事案件?包括一审、二审和再审除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的特殊情况外的案件?。但如果当案件的公开审理可能危及社会安全利益 二审裁判文书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以弥补案件审理过程不公开这一程序的不足;至于减刑、假释案件,完全可以公开开庭审理,不少法院都已采用了这一做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3.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且司法实践中因犯抢劫、贩毒罪而被处死刑的情况相当普遍。实践中前者的社会危害性往往比后者的较大,处刑结果却常常是前者比后者轻。此外,包庇 规定,如不得判处缓刑、不得适用假释、任何时候犯黑社会罪均视为累犯等。[17] (四)惩治机制缺乏配套性 黑社会性质组织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的威力,得益于它强大的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6344.html -
了解详情
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第六十六条,危害国家 种情形了。 第五种不能获得特赦的情况就是服刑人员被评估确认具有现实社会危险性。这个也是适用于有机会获得特赦的九类对象中的任何一类。也就是说,哪怕你是参加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54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