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罪立案侦查。(十一)非以出卖为目的,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以拐骗儿童罪立案侦查。(十二)教唆被拐卖、拐骗 处理,构成犯罪的,以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移送人民检察院追究刑事责任。(四)有查禁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通风报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103.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况下,经济损失应由其本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得到赔偿。另外,如果被害人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等而不能独立行使诉讼权利时,他的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可以代为 法律地位呢?对于这一问题,当前法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人民检察院不论是提起刑事诉讼,还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都是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处于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71.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类是不以经济困难为前提条件,但仅限于被告人是盲、聋、哑或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以下简称五 援助的法律法规方面,虽然司法部分别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做出了关于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联合通知,但一方面,由于上述通知只是规范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83.html -
了解详情
的必要性。对于初犯、从犯、预备犯、中止犯、防卫过当、避险过当、未成年人犯罪以及亲友、邻里、同学同事等纠纷引发的案件,只要符合不起诉条件的,可以 ,感化和挽救犯罪嫌疑人,帮助其真诚悔悟。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规定》。 [2]张建升:《加强和改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12.html -
了解详情
矫正的未来走向。自200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后,我国的社区处遇(社区矫正 教育、社会帮教安置、调解矛盾纠纷、巡逻守护、提供信息;做好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服刑管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等人群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救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28.html -
了解详情
矫正的未来走向。自200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后,我国的社区处遇(社区矫正 教育、社会帮教安置、调解矛盾纠纷、巡逻守护、提供信息;做好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服刑管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等人群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救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17.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要小得多,而相比于英美国家,更是大相径庭。根据《200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统计,2006年全国检察机关适用不起诉决定的比例为0.72%!而在 在于,可以考虑规定某些罪类不得适用不起诉。二是犯罪对象。如,对老人、未成年人、孕妇、残疾人等弱者的侵犯应当认为比对一般对象的侵犯的危害性更大;而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7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和社会效果。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向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都不约而同的再次强调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由此,宽严相济刑事 成年人犯罪相比,对青少年的监禁存在诸多弊病,主要包括:(1)监禁将迫使未成年人与监护人、亲朋好友相隔离,这背离了人类最基本的人道精神;(2)与成年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57.html -
了解详情
[ 3 ] 吴宗宪. 论社会变迁与刑事政策的调整[ J ]. 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1, (5). [ 4 ] 马新福. 法理学[M ].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7. 作者简介: 韩起祥(1954 - ) , 男, 吉林省白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全国检察业务专家; 丁校波(196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10.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第十三条规定不能 诉讼在何阶段进行调解的问题 《解释》已明确规定,除人民检察院提起的以外,可以调解,那么调解工作在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过程中,在何阶段进行,司法实践中做法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2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