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 第十一条国务院林业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水利、土地、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编制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镇)、村建立植被管护组织,确定管护人员。在沙化土地范围内,各类土地承包合同应当包括植被保护责任的内容。 第十八条草原地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2721.html -
了解详情
是集体的土地,也可以是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业用地,如国营农场的土地。土地承包权利人应当在承包合同约定的期限和范围内使用土地,其使用应只限于 经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并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为农业用地的,不得用于建设。原则上,集体土地建设用地的规模不得再扩大,严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594.html -
了解详情
村务档案。村务档案包括:选举文件和选票,会议记录,土地发包方案和承包合同,经济合同,集体财务账目,集体资产登记文件,公益设施基本资料,基本建设资料, 要求审计的其他事项。 村民委员会成员的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部门、财政部门或者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审计结果应当公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534.html -
了解详情
以户为单位的农民在农村集体通过承包合同分配给自己的土地上,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对承包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规定,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除违反国家特许经营、限制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的以外,不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83.html -
了解详情
像建立在成文的立法规则之上一样时,它们就理所当然可称为习惯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区域非常广阔,农村人口众多,农村习惯法在农村社区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承包合同中约定不得调整的,按照其约定。因此,本案没有出现法定自然灾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919.html -
了解详情
以户为单位的农民在农村集体通过承包合同分配给自己的土地上,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对承包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规定,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除违反国家特许经营、限制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的以外,不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425.html -
了解详情
改革开放之初,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行不久便出现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流转的速度也进一步加快。据初步统计, 变更手续;发包方不同意转让的,应当于七日内向承包方书面说明理由。可见承包人转让承包合同权利,发包方具有决定性作用,这显然不利于农地进行市场流转。其三,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841.html -
了解详情
由国务院规定。使用已经石漠化的集体所有土地从事石漠化治理活动的,治理者应当与土地所有人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具体承包期限和当事人的其他权利、义务由承包合同 ,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石漠化防治工作;国务院林业、农业、水利、土地、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56.html -
了解详情
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以及实现社会个体对土地财富的分配是土地的使用权制度。承包合同(债)、登记制度不健全、受让主体范围限制、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的 从事产品的生产与供应,农民成为人民公社的成员在公社的体制下按照国家的要求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否定了市场的作用。在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932.html -
了解详情
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以及实现社会个体对土地财富的分配是土地的使用权制度。承包合同(债)、登记制度不健全、受让主体范围限制、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的 从事产品的生产与供应,农民成为人民公社的成员在公社的体制下按照国家的要求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否定了市场的作用。在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0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