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律草案》中对讼费的规定在民国初年一些地方偶尔援引。[74] 《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草拟后不久,法部于宣统二年十二月(1911年初)迫不及待地拟定了《民刑事 旧式问刑衙门,讼费制度未全面展开。笔者所见光绪朝晚期至宣统年间巴县的判决书即未注明征收了讼费。据《河南省直隶州厅州县司法统计表目》所列宣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081.html -
了解详情
讲解课本知识所远远不能比拟的。尤其对于诉讼第一审程序,如果单纯以理论讲解的方式介绍这一章内容,学生对民事审判程序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是非常有限的。当然, 问题,有必要邀请刑法课任课教师予以指导;关于提起公诉书、公诉词、辩护词、判决书等的写作,就有必要邀请司法文书课任课教师给予指导。而且模拟法庭实验室要指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16.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中,程序正义诉求不时演变为形式正义的比拚。法院的判决越来越长,判决书质量的评比,有时演变成长短的较量。冗长陈腐的判决陈渣再起,司法理性主义蜕变 案件负担直线上升等原因,法官仍不堪重负,导致简易程序不仅在民事诉讼中,而且在刑事诉讼中大量采用,一审合议制急剧萎缩,大量的案件由职业法官独任审判。法官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00.html -
了解详情
非公共性两个表现。 裁判的无理由即判决不写任何理由。如佘祥林案的判决书,判决( 量刑) 理由部分只有一句话: 佘祥林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按照刑法的 的原因吧! 再如李昌奎案二审判决。与一审相比,二审只增加了一个事实作为量刑理由: 被告人李昌奎在犯罪后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2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