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的事实和理由,明确申诉的期限和次数,确定申诉案件的管辖法院,以及不得提起申诉的案件。笔者认为,首先应明确规定,未经上诉的民事案件不得提起 处理申诉问题不及时的现象发生。 二、重新确定提起再审程序的主体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仅当事人可以提起再审程序,而且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上级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08.html -
了解详情
不予以受理的行政裁定并以此作为证据,丰田中心、广丰公司、广进中心在民事上诉过程中进行了抗辩,认为原审法院不应以国资委的《产权界定意见函》作为民事 中行初字第138号行政判决,向北京市高级法院提起了上诉,其上诉理由与原审中的答辩意见大同小异。北京高院受理上诉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9年5月19日公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56.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公益和第三人利益产生不当影响之时,检察院的抗诉再审更为必要。 六、没有上诉的裁判能否申请再审或抗诉?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任何当事人对一审裁判不服,都有一次 它的不合理,不完善之处,但这些不足之处却不能作为任意违反它的理由。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在我国法律中的渊源主要存在于《宪法》、《法院组织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98.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申诉;原审被告提出申诉;原审第三人提出申诉;原审当事人均提出自己申诉理由,以及原审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诉或者向检察院提出申诉;原审法院自己决定再审的条件 后的申诉案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不再受理申诉;经民事审判监督听证程序裁定驳回的申诉案件,当事人和检察院可以上诉或抗诉一次。对审级问题应加以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4.html -
了解详情
让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当事人的各项权利才能得到更为周到的保护。《民事诉讼法》第114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 未到庭的,定期宣判之日视为送达之日,不影响该裁判上诉期间的计算。当事人确有正当理由不能到庭,应当在定期宣判前告知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可以按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30.html -
了解详情
律师甚至将“证据突袭”作为制胜之“宝”。而结果是:审判中断,诉讼拖延。对此,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非但不能有效遏止此种情形,还客观上为当事人实施“证据突袭”提供 设立“简易程序”,或者说,可实行“独任审判”。对那些适用简易程序而上诉的案件、对上诉理由明显不合理的案件、对以拖延诉讼为目的之案件、对事实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21.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将有意思瑕疵的诉讼行为导致的结果,作为再审的理由。但是到最近,很多学者已经开始主张适用私法调整民事诉讼行为。他们认为,尽管不能一律适用私法规范来 就会发生法律效力,尽管它们会影响司法的公正。在我国,除了当事人的申诉、上诉外,对于裁判的瑕疵,法院内部以及检察院可以提起再审程序,通过再审程序取消已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0.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也无法正确地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因此,二审判决书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以及依法不准上诉的判决书的生效日期为当事人签收之日。如判决书不能同时送达双方当事人的,应以后 受理。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六个月内又起诉的,可比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七)项的规定不予受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74.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对于第一审的判决,只能在申请变更的范围内变更之”的规定,被认为是民事上诉审程序确立不利益变更禁止原则的典型立法例。由于法律赋予对立的当事人平等的 向作出该裁定或决定的法院提出,原审法院认为上诉理由成立的,应立即更正;否则应在法定期限内将当事人的上诉申请移送上级法院裁决。3.由于案件审理过程中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72.html -
了解详情
来进行的。以后我们要进一步明确,最高法院有程序规则制订权,比如说《民事诉讼程序规则》、《民事上诉程序规则》、《民事再审程序规则》,等等。《民事 的责任机制主要包括主审法官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现在有人批判错案责任追究制,理由是法官的言论应当受到豁免,而且裁判结果有多种可能性[11].我认为这两个理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