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处理好当事人陈述的完整性和制作时略写的关系。裁判文书不能全部照抄起诉状、答辩状,对当事人的诉(辩)称必须予以概括,以保证裁判文书简洁、明快 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分析论证其诉讼请求是否合理、民事行为是否合法有效以及各当事人对纠纷所应承担的责任。对于民事案件中离婚、赡养、抚养及精神赔偿等涉及人文科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38.html -
了解详情
和事实、理由在司法实践中掌握的标准亦不太统一,具体到什么程度,比如赡养纠纷,原告诉讼请求该如何具体?原告起诉的要求就是要被告养老送终,是否应该具体到几 、民事诉讼制度和按照合适的民事审判方式审理案件。在法官审查立案过程中,应认真仔细审查当事人提交的起诉状和证据材料,必要时依法行使释明权,告知当事人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20.html -
了解详情
有意思说、表示说、行动说等理论。我国学者认为无论对原告还是被告,应由起诉状和为诉状所载明的当事人判断某个具体诉讼的当事人。如果诉状所记载的当事人不明确 说、行动说。[2]程序当事人的概念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使作为民事纠纷解决手段的民事诉讼摆脱了当事人必须是案件的利害关系人的传统诉讼观念的束缚,最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56.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资格,或者认为对方具有当事人资格,从而在起诉状中写错名字;或者在证据调查时,错误指认证人等等。对此,我国《民事诉讼法》将纠正诉讼行为瑕疵的方式分为 出发,如果宣布有瑕疵的诉讼行为无效反而会影响诉讼程序的进行时,也不利于纠纷的解决,所以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对瑕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1.撤回有瑕疵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48.html -
了解详情
即可作出受理与否的裁定。至于原告在起诉状里是否附有住院费、医疗费的证明或发票在所不问。 2、结果责任在实践中的体现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了行为 规则的是该《规定》第5条第1款关于合同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的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82.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诉讼模式。[18]所以法院在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本着妥善解决民事纠纷、维护当事人的权利为出发点,有权力也有义务更换明显不合格的当事人,这 任何情况下都需要法庭准许。在美国联邦地方法院中,当事人的变更被视作对原告起诉状或被告答辩状的纠正,这种纠正一般需要法院同意。法院的这种同意是很随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735.html -
了解详情
在诉讼程序的进行中开始行使辩论权的表现。因此,法院应当及时地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如果被告提交了答辩状,法院也应当及时地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3 林剑锋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80481页。 [22]在日本,尽管其民事诉讼法并没有规定法院违反法律规定剥夺辩论权利作为再审的法定事由,但近年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28.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原告应预交案件 4、涉及到损害赔偿的,提供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三、地域管辖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四、诉讼时效一般诉讼时效为二年;即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597.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文书和法律文书。人民法院送达诉讼文书和法律文书在整 个民事诉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送达起诉状就开始计算答辩期限和举证期限,送达开庭传票,就意味 专业知识,只有知晓了法律规定,才可能理出各种各样的法律关系,才能找出 矛盾纠纷的焦点,从而对如何答复解释当事人的疑惑,才可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培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277.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法院拒绝裁判,因为在司法最终解决原则下,国家不允许法院拒绝对民事纠纷做出裁判。所以客观形势要求法院通过一种装置将真伪不明的事实拟制成真或伪并 上承认他与乙是对半分的帐。联席会议是1998年9月14日召开的,甲在起诉状中声称他是1998年1月查账时发现乙侵占了这笔钢材,若真如甲所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