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5]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辩论原则则与此迥然有异,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应当依循现代诉讼理念重构辩论原则。而重塑处分原则的要点是确定当事人处分 突袭、促进和解、简化判决书并提高其质量等。[9]参见曹建明主编:《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页。[10]关于特别程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93.html -
了解详情
是可以处分的,因而纠纷主体对其所涉及的民事纠纷可以任意处分。这表现为:他既可以容忍民事纠纷的存在,使之始终处在潜在状态,而不显露化;也可以表现为 。如果当事人不选择采用这种方法,没有任何个人或机构会强制他们使用民事诉讼的机制,在民事诉讼中,也采用“不告不理”的原则。其三,它们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规范性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09.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仍然应当最大限度地尊重当事人自由处分自己权利的自律性。这种私法自治的原则就要求,在民事诉讼过程中,诉讼资料的收集也应该由当事人来进行,不允许法院 事实真相,这样一来,二者不是没有什么区别吗? 手段说实际上先设定为什么采用辩论主义的问题,而这如果不与职权探知主义相比较来进行讨论就没有什么意义,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66.html -
了解详情
。不管三角诈骗中行为人采取何种诈骗方式,受害人与被骗人是否为同一人,被骗人所处分的财产是否为本人所有,都能被《刑法》第266条所规定的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所侵害的主要是人民法院正常的审判活动,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做出处理,不宜以诈骗罪追究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6813.html -
了解详情
法理,普通的民事诉讼程序由当事人诉权和人民法院审判权的矛盾运动所推动。而当事人往往是按照实现自己实体权利的意愿来决定如何具体处分诉权(即所谓处分原则) 《法学家》2007年第6期。 [2]我国现行申请再审制度并没有直接规定“诉”的形式,仍然叫“申请再审”,因此严格而言并不能称为“再审之诉”,但显然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812.html -
了解详情
必然要求。为了实现与民事实体法的良好衔接,民事诉讼程序开始关注两造当事人的实力均衡,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英美法系国家一改 简易程序由于适用界线不清,造成了“简易程序不简易”,相对于很多小额消费者诉讼仍然过于昂贵,使消费者“得不偿失”,消费者权益保护实体法难以发挥预期作用。 其五,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736.html -
了解详情
提起公益诉讼后,不能等同行使在传统的民事诉讼中对其诉讼权利享有的完全自主权,因为其对诉讼权利的处分包括自由撤诉、自行和解、申请执行或者不申请执行等,将 诉讼的原告扩展至个人,同时赋予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如此选择,既可以体现人民国家、人民管理这一宪法原则,又可以实现国家公诉、社会组织和个人诉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570.html -
了解详情
达成协议。书记员马上制作调解笔录,双方当事人签字。稍顷,调解书也已出炉,一起民事纠纷就此得以圆满化解,案结事了,双方当事人即可签字走人,审判工作达到了 自由处分, 是民法原理中意思自治原则,也称处分原则在民事诉讼领域的反应。民事调解主要基于各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前提下达成的合意, 最明显地体现出调解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634.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保护社会主义全民所有的财产。检察机关作为专门法律监督机关,运用公力救济手段完全符合宪法和法理。 的诉讼是私诉,即一般民事诉讼。 有观点认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是对私法活动的过度干预,是对意思自治原则和处分原则的有意践踏。对此笔者不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63.html -
了解详情
给予限制。 基于上述判断,我们认为民事督促起诉中宜坚持有限处分原则。一方面,检察院既然已经督促起诉,就应该切实监督起诉人诉讼的行为,这其中就包括处 履行职责,相关人员涉及商业侵占、贿赂、挪用行为,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损害的,则可以将有关线索移送侦查机关立案侦查。 如果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