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起来,即,把法律当作裁判标准,而不是一种静态的命令或要求, 7]从诉讼法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紧密联系诉讼的法律研究方法。它从诉讼法学 义务、诉讼负担、法律责任等一系列解释民事诉讼的概念,也为解释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各种诉讼现象提供了依据。例如,一般被称之为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或者提供证据责任实际上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94.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刑事审判予以查明与认定时,基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高于民事诉讼,已为刑事诉讼所肯定的事实理应成为民事诉讼中的免证事实。 [9]即当刑事案件 而定》 [10] 参见徐晓炜、朱川:《先刑后民司法处理方式的理解与适用》,载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网站//www.a-cout.com,2009年2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459.html -
了解详情
住所地原则、国籍原则以及送达地原则 [2]。在司法实践中,国际民事诉讼的提起,一般都采用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因此,在有些国家把被告住所地称为普通审判籍 [3]。 根据《布鲁塞尔规则Ⅰ》第23条第1款第3小节的规定,有效的管辖协议必须:(1)是书面的或者有书面的证明;或(2)符合当事人之间已经形成的惯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18.html -
了解详情
的表示,而且一般情况下被告人也没有证据予以反驳或证明,双方地位完全不平等。这一过程中民事诉讼规则很难适用于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过程。在面临刑罚的巨大 控辩双方力量,以实现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权的双重刑事诉讼目的。同时有利于满足民事和刑事诉讼程序对证明标准和证据判断方法的特殊要求;有利于使强奸、抢劫等众多案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17.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不再允许该当事人行使此项权能,即禁止逾期提出新证据。通过规定超过举证时限规定而提出的证据失权这一法律后果,诚实信用原则在此发挥了一种对当事人诚信,及时行使 版。 5、孙丹兵著:《论我国诉讼证明标准的革新》,《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6、王利民著:《民事证据规则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16.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或律师的程序权滥用。何为程序权合理使用及滥用,这一点尚无既定标准,可在制订简单规则的基础上再交由法官自由裁量。法院还应有其他制止程序权滥用之措施, 是民事诉讼在性质上属私权纷争,国家没有必要直接加以干涉;另一张是,民事诉讼的目的并不只是发现真实,而是解决私权争执。罗森贝克尽管主张真实义务存在,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96.html -
了解详情
该当事人行使此项权能,即禁止逾期提出新证据。通过规定超过举证时限规定而提出的证据失权这一法律后果,诚实信用原则在此发挥了一种对当事人诚信, 真实。”另一方面,由于民事诉讼法所要求的标准远低于刑事诉讼法所要求的“确实和充分”的证据标准,因此,以“形式真实”或由“法律真实”作为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模式之选择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27.html -
了解详情
能归案时,此时,即使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有犯罪事实,但刑事追究仍无法启动(我国在刑事诉讼中尚无缺席审判制度),附带民事诉讼无从提起。而如按独立的 和精神的损害均应受理。”,④该规定值得借鉴。),适用民事诉讼的举证规则、证据标准乃至诉讼费的规则。 ①第56页 龙宗智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06.html -
了解详情
证、物证、视听资料等其它证据相互印证,使民事诉讼证据链条的各个环节成为有机的整体,共同证明案件的事实。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证人证言作为证据的价值 2000年10月版 第117-118页 ②参见王茂华、邓运日《试述民事诉讼的直接言词原则》 载于《福建审判》1998年第3期。 ③参见《人民法院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02.html -
了解详情
该当事人行使此项权能,即禁止逾期提出新证据。通过规定超过举证时限规定而提出的证据失权这一法律后果,诚实信用原则“在此发挥了一种对当事人诚信, 真实。”另一方面,由于民事诉讼法所要求的标准远低于刑事诉讼法所要求的“确实和充分”的证据标准,因此,以“形式真实”或由“法律真实”作为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模式之选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