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审判成本。电子送达的缺陷在于,可能会对程序保障构成威胁。根据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没有送达是再审事由之一,如果因为当事人没有接到送达的传票等法律文书, 度还很低,可操作性、便捷性还很弱。这一点决定了在广泛进行调解的民事司法中,对于调解书这一重要法律文书进行电子送达还存在很大障碍。 四、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42.html -
了解详情
双方当事人相互交换证据后,主持并引导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并由法院《签发民事调解书》,确认其法律效力并赋予其强制执行力。在这种审判模式下, 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当事人不得随意反悔。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民事权益之争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以调解的方式妥善处理各类纠纷案件,对于化解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412.html -
了解详情
调、久调不判的现象。关于调解协议效力的局限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第九十一条规定 满足新时期民间纠纷形式、主体、内容多样性、复杂性的要求。 三、建立多元化调解解决民事纠纷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多元化调解机构,搭建多元化调解平台 建立在同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80.html -
了解详情
年8月23日,江苏高院作出(2006)苏民二初字第0017号民事调解书(以下简称调解书)。 2007年8月1日,根据正星公司的申请,江苏高院 双方当事人于2008年4月28日签订的退款协议、补充协议属于双方当事人达成的新民事法律关系。正星公司提起本案诉讼,符合法律规定。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038.html -
了解详情
在调解无望时才不得已采取判决方式结案。基于法官这种趋利避害的选择,不可避免地造成民事审判中调解的扩张和判决的萎缩。加上法律又缺乏对调解期限的规定, 有权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实施监督。法院民事调解是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的一部分 ,它当然的被检察机关监督。而且如前所述,调解书同法院判决书一样都是解决实体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00.html -
了解详情
调、久调不判的现象。关于调解协议效力的局限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第九十一条规定 满足新时期民间纠纷形式、主体、内容多样性、复杂性的要求。 三、建立多元化调解解决民事纠纷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多元化调解机构,搭建多元化调解平台 建立在同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036.html -
了解详情
调、久调不判的现象。关于调解协议效力的局限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第九十一条规定 满足新时期民间纠纷形式、主体、内容多样性、复杂性的要求。 三、建立多元化调解解决民事纠纷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多元化调解机构,搭建多元化调解平台 建立在同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882.html -
了解详情
上去变化无常的司法政策的反复恰好反映了审判方式改革的某种必然。由于我国的传统民事诉讼长期以来忽视庭审的功能,与现代性的审判从理念到程序都相去甚远,以一步 调解有便于履行的好处。在数额不大的民事纠纷中,法官经常会要求债务人(或义务人)直接把钱拿到法院,双方当事人在调解书上签署生效后,法院可以立即将债务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359.html -
了解详情
或执行申请要件,法院就得及时受理当事人的起诉或申请。 就起诉要件而言,我国现行民事起诉条件包含了一些诉讼要件,如当事人适格等。在法院立案或受理阶段,对 请求诉讼救济,所以不构成对纠纷主体民事诉权或民事司法救济权之侵害。 具有既判力的ADR结果(比如仲裁调解书、法院调解书、仲裁裁决书等),若其程序或实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608.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行使,使当事人双方享有均等的诉讼机会。 在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一方是未成年人,由于未成年人在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经济能力 局面。接受委托的单位或部门必须向法院报告调解结果,必要时候法院还要通过出具调解书来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在委托调解的问题上,上海法院开展的有益尝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7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