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无权发表意见,被害人的诉讼主体地位没有体现。 当事人缺乏真实自愿。在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中被告人由于被关押,在信息获取上受限对自己的行为 ,被害人亦接受的,应视为被害人真实自愿接纳;被告人真诚悔过其亲属帮助其履行义务的,被害人亦接受的,也应视为被害人真实自愿接纳。对于被告人确实真诚悔过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69.html -
了解详情
的、全面的调查。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法庭调查按下列顺序进行: ① 当事人陈述; ②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 结论并公开宣布。 评议宣判阶段的工作主要是: ①合议庭评议。法庭调查结束,进行调解没有达成协议的,合议庭成员退庭进行评议。合议庭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39.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诉讼请求,并应负担主张责任,随之负担证明责任,即提供证据证明利己事实(权利产生事实);被告则主张利己事实(抗辩事实)以推翻原告的诉讼请求,随之提供证据 。为实现真实,许多国家(比如《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38条第1款)还确立了当事人真实陈述的义务。法院决定询问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不得强制其陈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05.html -
了解详情
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无权发表意见,被害人的诉讼主体地位没有体现。 当事人缺乏真实自愿。在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中被告人由于被关押,在信息获取上受限对自己的行为 ,被害人亦接受的,应视为被害人真实自愿接纳;被告人真诚悔过其亲属帮助其履行义务的,被害人亦接受的,也应视为被害人真实自愿接纳。对于被告人确实真诚悔过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83.html -
了解详情
记录中记载的和解,可以作为强制执行的根据。但德国《民法典》等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依据某些特殊理由否定先前和解的效力。例如,未依法记录和解、缺乏诉讼和解 上诉。章武生教授主编的《民事诉讼法新论》认为法院调解生效后,即标明当事人之间实体权利义务的争议已经得到了解决和确认,双方当事人不得就同一诉讼标的和同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2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赔偿协议,人民法院依据赔偿确定被告人认罪态度而酌定从轻处罚。这就意味着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存在当事人的合意与国家强制的冲突。刑罚具有的公共特性,而并不纯粹是私人 规范具体的审判实务。如:提起反诉的前提、条件、程序以及权利义务等等。第四,规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先予执行和财产保全制度,以保障被害人的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36.html -
了解详情
可变更或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但这并不是行政主体对其行政职权的处分,而是民事纠纷当事人自由处分其民事权利的必然结果。实践中,对不服基层人民政府做出的民事 依据私法原则对其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做出增减得失的调整,人民法院很难拒绝。这也决定了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行政案件中可以适用调解,人民法院也应尊重他们的选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9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上的调解与民事诉讼法上的调解在实质上是一样的,都具有诉讼法和实体法上的行为的双重属性。行政诉讼中采用调解是当事人以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为处分 目的,及时解决纠纷和矛盾是行政相对人的需要。 (三)实践表明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已成为我国的现实必要。 我国的行政管理和司法审判工作长期以来过于刚性,行政诉讼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390.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不适用调解。其理由是诉讼调解是建立在当事人对权利的自由处分的基础上的,而行政权对行政主体而言,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义务(职责),即行政主体对 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们先前在理论上的欠缺,在立法方面的空白。而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司法调解历来受到理论和立法的重视,在司法上积累了不少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212.html -
了解详情
或上诉,并据此终结诉讼程序;除此,还可以通过承认或放弃诉讼请求以及和解或调解的方式来终结诉讼程序。但是,从保护相对方当事人和国家利益的立场,各国民事诉讼法 的,则应裁定予以驳回。 事实上,对当事人在诉讼中处分行为的释明,既是法官的权利,同时也是法官的义务。一些国家在民事诉讼法中甚至对这种释明义务作出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