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摈诸脑后,抽暇想象一下你们自身之存在。 我并不是说不存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从此视角,则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乃属次要,或无足轻重,恰如所有数学上的差别在无限 不易的数量关系。倘若某物作为一种现象却无此确定不易之关系,则其必为奇迹。它超出了因果律,超越于我们思想能力之上,或者,至少得为某种导向或源自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86.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教义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法律体系内在的均衡,还在于与社会学或哲学的背景知识的均衡。法律与道德或政治有着规范性的联系。法律教义学中的反思均衡是围绕着通常被接受的 判断之客观性的陈辞滥调。其他人则告诉我们道德与天赋之间的关系。还有人研究道德的本质,也就是对人的关怀和尊重,如此等等。有些陈辞滥调则涉及到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85.html -
了解详情
严重的威胁。 相反,如果从技术性的角度出发,以法律的中立性(非伦理性,即法律与道德的无必然联系)和技术性作为逻辑起点,将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作为哲学基础, 批判的特点,所以,也常被人认为,在法律职业的某些理论方面,批判法学的主流与传统法学有着极其暧昧的关系。48通过梳理,我们可以说,大部分持建设性批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02.html -
了解详情
大致说明法令与其它规范,尤其是法令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在法令与道德的关系这一点上,最应注意的是除了纯技术性的条例(如交通规则)之外,一般法令的良窳 如前所述,学习法律不该仅学法条而要兼学法之上、之外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都与道德有关,所以法律教育看来只是智育,实际上也包含了德育。这个道理已在前文再三说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92.html -
了解详情
大致说明法令与其它规范,尤其是法令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在法令与道德的关系这一点上,最应注意的是除了纯技术性的条例(如交通规则)之外,一般法令的良窳 如前所述,学习法律不该仅学法条而要兼学法之上、之外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都与道德有关,所以法律教育看来只是智育,实际上也包含了德育。这个道理已在前文再三说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91.html -
了解详情
,只是人格理论强调财产与人格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在康德有关作者权利的根据中,有关道德权利被当作是作者决定作品命运的权利主张,不仅是 查德。克拉斯韦尔、艾论。施瓦:《合同法基础。序言》,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2]E/C.12/GC/17,12 January 2006. [43]美国科学促进会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99.html -
了解详情
转换机制及其理性基础,以及同一背景下的法律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以期对于人们的道德论辩,以及灾后的道德重建与制度重建,提供必要的智识框架。 一、自然灾害中 与公共生活教育而言,其实主要是政治教育。我们从革命和改革一路走来,国家的建设在政治上已经逐步定型,故而在面对此次严重自然灾害时我们能够快速动员和应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01.html -
了解详情
的连贯性和内在的逻辑性,而富勒则认为,逻辑性与善良的关系比逻辑性与邪恶的关系更具亲和力。 第二,哈特认为,削弱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区分,会纵容“不道德 的邪恶目的,而不是通过公开援引“高级法”来悬置字面含义的方式达此目的。也就是说,实证主义法律与道德的分离的理论比自然法理论更容易助纣为虐。 第四,富勒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48.html -
了解详情
永恒性和普遍性,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行诸万世而不谬的。再从自然法与人定法的关系来看,西方学者强调自然法高于人定法,并且为人定法的 一位美国学者皮文睿(R.P.Peerenboom)指出:“自然法理论的基本原则是,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高道蕴(KarenTumer)说:“正是斯多葛学派的思想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31.html -
了解详情
特殊的公民阶层必然成为上诉法官”,进而,“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本身成了唯一存在的上级,所以就成了国君自身——皇帝自身”。[11] 在波洛尼亚之后,意大利其他城市 法律的存在和范围,突破严格的实在法论域。新分析实证法学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校正揭示,至少在规则不明或者疑难案件时,法官要依据价值、目的判断,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3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