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不仅严重威胁到特定人群的生命安全,而且矿产资源的枯竭、生态系统的崩溃已远远超出了区域的范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损耗使全人类面临 立论的需要,笔者从广义上使用环境法这一概念,包括环境保护法、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法及相关法律,环境法学则是研究上述法律关系及其方法的理论形态。[2][荷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48.html -
了解详情
到综合性制度的发展过程。 排污交易制度在美国的建立,缘于美国各界对完全采取行政措施的环境保护法的不满,其主要意见为:(1)环保法对技术改革缺乏刺激作用;(2) (税)有实际操作上的困难,而产权协商又难于解决公共资源的保护问题。环境资源的生态属性是一种公共资源,谁也无权独占,而且也无法独占。在这种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51.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赔偿责任法》不仅规定所列设施造成的损害承担严格责任,而且赔偿范围也包括生态损害赔偿。在公害大国日本,无过失责任首创于1939年的《矿业法》, 《水污染防治法》确立了我国公害赔偿的无过失责任的“立法模式”,1989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也重复了《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由此可以看出,无过错责任原则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48.html -
了解详情
自然环境的依赖就是最典型的体现),对于危害此类利益的行为也应当归人环境犯罪的调整范围,以符合从严保护法益的需求。 以往人们认为,自然仅仅是人类索取资源与排放废弃物 森林为例,森林为人类提供木材等产品的价值只占其全部价值的20%,而生态方面的价值则占80%{6}(P.33)。环境法益的存在其实是很好理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469.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也可能影响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甚至影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因此,只有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才能真正排除环境污染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在这个意义上, 与资源保护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65页;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25页。也有学者认为,排除危害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31.html -
了解详情
的危险性进行规制。由于多数化学物质缺乏相关的科学实验数据,以及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使得化学物质的危险性难以判断,给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管理法》、《化学物质排放量管理促进法》、《臭氧层保护法》、《农药取缔法》,以及保护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媒介的法律,如《大气污染防止法》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73.html -
了解详情
环境污染国家损失索赔主体及其诉权。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九十条第二款规定,对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由依照本法 但却严重影响人民法院形象以及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仰。有必要将现行行政主导的环境污染纠纷处置方式制度化,建立重大污染事故民事纠纷行政前置程序。可以借鉴劳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572.html -
了解详情
环境问题不同、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环境问题不同、生态脆弱地区和稳定地区环境问题不同等。因此,环境问题绝不会在全国都以一个模式出现,无论在质 成为环境法的重要内容。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198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列入修改议事日程,许多学者建议以此为契机按照基本法律的定位,改造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32.html -
了解详情
(未经许可开动核设备)第2款第1项需要经批准的设备或《联邦放射物保护法》规定的必须经批准的设备的规定即属此例。[3]这种从属于行政法的空白罪状 ,或者环境行政法的管理、分配与秩序问题,而是将人类自然生活空间里的各种生态环境视为应予保护的利益,即使这种保目的是间接保护人类健康。 通过修订刑法典,我国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306.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宪法第26条中: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 规定了国家行使环境管理权的依据。《环境保护法》第6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 相关法律规定一般由地方政府任命,部门经费来源主要靠地方财政拨款。因此,在发生环境污染监管的具体行为时,容易发生地方环保部门的监管职能被地方行政命令所弱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