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签劳动合同手续,这在法律上属于事实劳动关系。在司法实践上, 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事实劳动关系,而用人单位提出终止事实劳动关系的,需提前30日,但由此引发 不在需要劳动者时,不需支付任何的经济补偿。针对上述情况,劳动合同法第47条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计算依据进行了调整,明确经济补偿是根据劳动者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170.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的 劳动者是否符合录用条件,一般情况下应当以法律法规规定的基本录用条件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规定的知识文化、技术水平、身体状况、思想品质等条件为准 这词,建议大家今后不要使用该说法,而尽量用劳动法的规范说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解除劳动关系”。“开除”是《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的对员工进行行政处分的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081.html -
了解详情
固定期限合同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有利于保证劳动者的稳定感并进而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非“终身合同”,也不是“铁饭碗”,如劳动者有上述十 主体双方没有约定合同终止期限的合同,关于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用人单位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解除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事实上是一样的,并没有任何特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04.html -
了解详情
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此外,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 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五)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六)劳动者以欺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852.html -
了解详情
一直是由其离职前的公司发放。最终,仲裁庭及法院都认定了当事人与被告公司连续的劳动关系。 2、公司违法辞退,员工必须收集到有效的证据。有很多公司违法辞退了员工 法无明文禁止即允许的原则,此条赔偿金的规定应当具备朔及力,也就是说,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了劳动合同,应当从员工入职时起计算年限,主张经济赔偿金。...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370.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合同的依据,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可以据此认为劳动规章制度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 日本《劳动基准法》采用的就是 就是尊重劳动者利益,由劳动者选择最有利于维护和扩大其利益的劳动关系规范来调整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劳动法上的有利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117.html -
了解详情
,在实践中很难将之正确区分开来;但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劳务合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及内容,国家常以强制性法律规范来规定。如用人单位的强制性义务及合同的解除,除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外,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劳动法》规定的条件等。劳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351.html -
了解详情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并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第二个区间:在 部分的养老金、医疗费等引起的争议;(2)用人单位未纳入社会统筹保险的事实劳动关系的职工与用人单位为缴纳社会保险费发生的争议。 因此,劳动者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14.html -
了解详情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并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第二个区间:在 部分的养老金、医疗费等引起的争议;(2)用人单位未纳入社会统筹保险的事实劳动关系的职工与用人单位为缴纳社会保险费发生的争议。 因此,劳动者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305.html -
了解详情
,置身事外,以达到规避法律的目的。二是用非全日制用工替代全日制用工。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且不用缴纳社会保险及不用支付经济补偿 逼迫辞职并非总是奏效。 用人单位使用调岗、降低劳动报酬等手段,迫使劳动者主动提出辞职,目的无非有两个:一是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达到无故辞退劳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