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支付合理对价?也就是股价如何确定? 3、 二人的有限责任公司或五人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能否准许退出?(将导致出现一人公司和不足五人的股份公司的后果)。 4 ;其二,在公司不能作出任何决议的情况下,股东的各种法定权利都失去了行使的条件,公司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股东权益的持续冻结和变相剥夺;其三,在公司僵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73.html -
了解详情
监事会或监事(有限责任公司不设监事会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是监事侵害公司权益,则向董事会或执行董事(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董事会时)提出请求。(2) 代表诉讼。如《纽约普通公司法》第627条规定,提起代表诉讼的股东的股份、表决权信托证书少于股份总额的5%,其市场价值少于50000美元的,被告有权在代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520.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固然可以淘汰效率较差的经营者,发挥市场监督力量,借以提升经营绩效,保护股东权益;但在很多时候,公司收购的动机是扩张集团实力,并使上市公司管理层的 护卫则否。 [19]锁定期权,是指事先确定的价位买受目标公司的部分资产或股份的选择权。 [20]根据《美国修正标准公司法》第8.30节第1项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64.html -
了解详情
以请求权分析法入手深入解读。第二,第二十条第二款是整部公司法的兜底性条款,是股东权益诉讼中一个可能被用来解决所有公司法具体规则未作具体规定的权利救济问题,应当 和其他股东为共同被告。三是认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解散,以其他股东为被告;股份有限公司的解散,以公司为被告。至于是否应当列第三人,有观点认为可以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163.html -
了解详情
市场机制之外的退出机制,应当成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的主要内容。其理由如下:(1)股份评估权制度对股东行使权利的激励程度更加明显;(2 建立的法理基础和基本思路[J].现代法学,2007,(3). [32]张睿.论股东派生诉讼的当事人[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33]蔡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68.html -
了解详情
合作的商业伙伴甚至是竞争对手,后果是不难预料的。正是由于预见到这些可能性,股东住往希望限制股份的可转性,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是,拥有大多数股份的 优先购买权案件时,应当结合适用各种法律法规,全方位地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司法实践中已经现过享有优先购买权的股东先依据《公司法》的规定,提出了保护股东优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633.html -
了解详情
减少等)而且还可能做出有损于上市公司利益的决定,并进而侵害其他股东,特别是境外股东权益。 鉴于上述原因,各国在法律上一般都限制同业竞争,要求控股股东 的关系,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形态独立。从各国法律规定的情况看,目前只有德国的股份公司法对关联企业有明确的规定,一些国家在证券法中对此有所规定。我国公司法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188.html -
了解详情
合并所减少的公平价值。体现在立法上就是赋予异议股东股份评估及补偿权。赋予异议股东评估及补偿权在于保护其权益,最终达到二者利益的平衡。 本文就对异议 发展。至于协议价格确定和司法评估启动模式,美国立法显然比日本立法更有利于对异议股东的保护,同时提高交易效率。因为,如果在法定协商期间公司采取消极的行为,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69.html -
了解详情
条款体现了公司法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畅通股东退出渠道立法意图。法律为持不同投资意见的中小股东预留退出通道之后,小股东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形式股份买取请求退出 僵局通过解散公司破解公司僵局,是各国对公司僵局实施救济的普遍方法。在股东或者董事之间的利益冲突或者权利争执以及情感的对抗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83.html -
了解详情
,故日本股份公司最重要的股利政策变得毫无意义,最终使一般大众的个人股东权益遭受损害 [7]。 (二)主银行体制 主银行体制(Main Bank System)是指银行透过资金 内部监控的制度―探讨日本监察人制度的演变与经验,收录于《证券市场与股份制度论》,台北:元照出版社,1999年5月初版第1刷,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