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监督权力,由检察长代表其所在的检察院列席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的一项司法制度。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与我国的政体、司法体制以及检察机关作为 的监督途径就是检察长列席审委会。首先,当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具体案件的时候,其相当于审判组织,特别是当审委会对重大、疑难刑事案件讨论并作出决定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11.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树立国家司法制度的威信和威慑力,是实现国家法治化的必要前提。 在我国,民事执行是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伴随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而 司法》2005年第7期。 {12}梁红照《论我国强制执行财产调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载《强制执行指导与参考》总第10集。 法条类 {1}《中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22.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都属于严重罪行,但与故意杀人罪相比,危害程度明显轻一个档次,应当废除死刑,当然,个案属于例外。这需要通过技术性立法规范加以明确。审判实践表明,1997年 的死刑立法悬殊太大,对现阶段我国的死刑立法来说,是一个较合理的选择。 再次,死刑执行的立法限制。我国刑法规定了死缓制度,在性质上类似于外国刑法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9.html -
了解详情
《修改决定》均未能予以充分考虑;再如《修改决定》只将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列入再审事由也有失妥当,完全有必要把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 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进行一场严肃认真的有组织的大规模的调查运动。尽管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地知道我国人口多,面积广,各地风俗人情不一样;也尽管大部分人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75.html -
了解详情
即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当事人权益。在这种大背景下,重新审视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审视法院调解的真实原则,不免产生以下质疑。 (一)对实体公正的 其单方独立决定,并不需要取得当事人或其他组织或个人的同意或共同意思表示。最后,调解与国外和解制度具有相同的性质。为进一步说明调解与审判行为在性质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4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调解存在一些弊端,但它仍将是与审判并立的另一种纠纷解决机制。要使法院民事诉讼调解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适应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对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进一步 的〈民事诉讼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年10月第1次出版。 许小澜,庄敬重的〈论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及其改革〉 作者:李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57.html -
了解详情
第4条的基础:法官不得以法律无规定、规定不明确或不完备为借口拒绝审判,否则将被追究拒绝审判之罪。这种理念也在《瑞士民法典》中闪现着:(1)凡依 ,同归于一。[27]由此,这种将法定位于与权利同一的观念,逐渐替代了将法定位于对民众约束的观念。显然,这是西方权利观念东渐我国的结果。同时,当我国学者在自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37.html -
了解详情
是中国特有的法律制度,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有着很深的联系,并且它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要求,因此长期适用于我国的审判实践中,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政权组织在公布的一些诉讼法规中,就把调解作为处理民事案件的重要制度明确加以规定。我国著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12.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推行的参审制。按照参审制,外行法官与职业法官一起组成合议庭,由同一个审判组织行使审判权。可见,尽管与陪审团制度相比,参审制也是由普通公民参加审判 就必须贯彻直接审理主义,使一审审判组织在审与判的环节上统一起来。 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民事诉讼法在直接审理主义这个诉讼原则的贯彻上是有不足之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88.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不同的制度选择而凸显其特定属性而已。 我国的国家公诉权与检察制度几乎是同步建立发展的,这使得我国在进行检察制度的设计完善时具备了对公诉权属性进行选择改造的 相对不起诉上。 (3)规制判决。指审判权行使过程中,检察机关对审判活动实际产生的制约作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起诉书一本主义实现规制。学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