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正确对待,实事求是地认定。 (三)二审经济帮助的裁判问题 离婚经济帮助是否为单独的诉讼请求?二审能否就经济帮助问题直接加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诉法若干问题的 载体的裁判文书的制作应更为慎重。笔者认为,在受理离婚诉讼后,发现属于无效婚姻的,应当中止诉讼,在对婚姻效力作出认定后在恢复对财产和子女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567.html -
了解详情
行使权利,一般不影响期间计算。 6、期间弹性不同。诉讼时效在性质上是可变期间,可因法定事由而中止、中断,例外情形下还可以延长。除斥期间从性质 如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撤销权的行使期限,约定如双方约定的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而诉讼时效均为法定期限,不得允许当事人为约定变更。 8、是否允许法院主动援引不同。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024.html -
了解详情
行使权利,一般不影响期间计算。 6、期间弹性不同。诉讼时效在性质上是可变期间,可因法定事由而中止、中断,例外情形下还可以延长。除斥期间从性质 如可撤销法律行为的撤销权的行使期限,约定如双方约定的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而诉讼时效均为法定期限,不得允许当事人为约定变更。 8、是否允许法院主动援引不同。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58.html -
了解详情
力与相关概念略作比较。 (一)预决力与既判力 既判力(resjudicata)是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起源于罗马法,最初与诉权(Aactio)的消耗联系在一起。所谓 原裁定,从法院通知或者准许当事人双方继续进行诉讼时起,中止诉讼的裁定即失去效力,该裁定是法院依其诉讼指挥权所作出的,其不具有预决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740.html -
了解详情
力与相关概念略作比较。 (一)预决力与既判力 既判力(resjudicata)是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起源于罗马法,最初与诉权(Aactio)的消耗联系在一起。所谓 原裁定,从法院通知或者准许当事人双方继续进行诉讼时起,中止诉讼的裁定即失去效力,该裁定是法院依其诉讼指挥权所作出的,其不具有预决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72.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和判决。如果当事人同时向行政法院和民事法院提起诉讼,民事法院则先中止诉讼,待行政判决作出后再恢复诉讼程序。在我国建立行政附带民事制度有其理论根据 ,先审理行政案件,待行政案件审理完结后,再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并另行作出判决,这样处理有利于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集中时间和精力,准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59.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者有权就其应获赔偿部分直接向保险人请求赔偿保险金。很显然受害第三者可以诉讼方式直接起诉保险人,因为对被保险人是否怠于行使请求权如何判断保险法没有明确,在 适用,也不得增加或缩短。理赔索赔时效明确为诉讼时效后,适用《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中断、中止和延长的规定,扩大了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理赔索赔时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235.html -
了解详情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 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095.html -
了解详情
是基于这一现实背景而建立的一种一般性原则。 所谓先刑后民是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发现涉嫌刑事犯罪时,应当在侦查机关对涉嫌刑事犯罪的事实查清后,由法院 后继续审理;如果民事案件未被法院受理,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之后裁定中止审理,这样可以在必要时通过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保全措施来保护当事人的利益,防止由于刑事诉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023.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由当事人请求有关行政机关或者行政审判庭解决,待该问题解决后,再恢复民事诉讼。以专利案件为例,专利局审查当事人是否已完成了某项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创造性的 侵权赔偿案件中,被告对专利局授予原告的专利权有效性提出异议的,应裁定中止民事诉讼。 (二)对于行政确认行政行为,民事审判可以审查确定其内容的真实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