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 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 第二百 强制措施的,由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的案件,可以决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四十七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725.html -
了解详情
警察出庭难的问题。(见本文刑事证据制度的进步与发展部分已论述) 3、规定了诉讼中止制度。刑诉法修正案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在审判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 一)被告人是盲、聋、哑人的;(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三)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认罪或者对适用简易程序有异议的;(四)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112.html -
了解详情
在审判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中止审理: (一)被告人、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 (二)被告人脱逃的 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 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 第二百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7.html -
了解详情
该行为为无权代理行为,不发生法律效力,可依法裁判撤销之。 关于亲权的丧失、中止和消灭的问题。亲权会因一定的原因而丧失。当亲权人滥用亲权,违反 未成年子女实施犯罪行为,如虐待、遗弃、强奸等。2.教唆、引诱子女犯罪,或与子女共同犯罪。3.侵害未成年子女人身、财产权利。4.不履行亲权义务达严重程度。5.滥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77.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中,定案机制不是一种单边主义的行政机制,而是一种由控辩审三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多边主义的司法机制,比如定罪过程就是一种在法官主持下的控辩对抗过程和 的结果。 按照司法刑法学的范式,很多刑法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例如,刑法对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等犯罪形态的规定,从法律字面上看不出要求刑事司法在定罪中对个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893.html -
了解详情
第1款规定,起诉书应当写明被诉人、对他指控的行为、实施行为的时间与地点、犯罪行为的法定特征和适用的处罚规定(罪状)。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第417条规定,公诉人提交 ,法院认为被告人的行为构成数罪的;(6)起诉将犯罪既遂指控为犯罪预备、未遂或中止的;(7)起诉将共同犯罪中的主犯指控为从犯、胁从犯的;(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47.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中,定案机制不是一种单边主义的行政机制,而是一种由控辩审三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多边主义的司法机制,比如定罪过程就是一种在法官主持下的控辩对抗过程和 的结果。 按照司法刑法学的范式,很多刑法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例如,刑法对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等犯罪形态的规定,从法律字面上看不出要求刑事司法在定罪中对个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62.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中,定案机制不是一种单边主义的行政机制,而是一种由控辩审三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多边主义的司法机制,比如定罪过程就是一种在法官主持下的控辩对抗过程和 的结果。 按照司法刑法学的范式,很多刑法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例如,刑法对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等犯罪形态的规定,从法律字面上看不出要求刑事司法在定罪中对个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24.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是否引发 实害,并无必要给予太多关注只要在经验事实上行为足以引发实害即可,社会共同 体不应当消极等待危害行为事实上引发实害才予制裁。然而,犯罪的 刑法并不仅仅处罚既遂犯 ,而且还处罚未遂、预备,乃至中止犯。我们又何必仅仅为了强调对某一类犯罪从重打 击而破坏应有的理论体系呢?事实上刑法单列阴谋犯条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86.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没有逮捕必要的情形。 为确保批准逮捕措施运用得当,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逮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应当建立健全符合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征的讯问制度,以有利于审查人员与未成年人 看,情节是否较轻,危害是否较大;从犯罪形态上看,是否是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从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看,是否是从犯、胁从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