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管教所应当配合国家、社会、学校等教育机构,为未成年犯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4、罚金。罚金是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主要适用 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制度。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假释,也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94.html -
了解详情
等。[2]这些权利有其特殊内涵,如生命健康权主要是指国家从衣着、食物、居住条件、医疗卫生等基本生活方面予以保障,是受刑人特殊人身状态下赋予该权利的特殊 为外围保护性权利的权利体系。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受刑人诉权可以归类为对减刑、假释等刑事制度适用不服提出申诉的诉权以及对于行刑机关如监狱等做出的纪律处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15.html -
了解详情
后,应当立即对该决定进行重新核查。第263 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二十日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 不纠正违法行为或者采取调查活动的行为作为要求有关人员回避的理由或更换办案人的条件,或者将其作为要求上一级机关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的理由等。 (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021.html -
了解详情
,都需要进一步完善。至于农村的老年人保障制度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只有几个经济条件较好的省市在试点探索。老年人生活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促使他们觉得社会、政府 的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办理老年犯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提供法律依据。 4.加强管理,提升公正执法质量。对老年犯实行精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719.html -
了解详情
化,还应包括实施非刑罚化处置的组织建设[4]。实体法主要规定非刑罚化适用的条件、范围以及适用的具体措施。程序法主要规定刑罚追究程序向非刑罚矫正程序的转化, 作进一步感化和检验,减刑只是监禁报应的减轻。 提前结束刑罚的执行而转向非刑罚处置与我国假释制度也有相似之处,区别在于:假释是附条件的提前释放,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47.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刑罚时的量刑酌定情节,并规定了对死缓、累犯、自首、缓刑、减刑、假释等刑罚制度的适用时,必须考虑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内容。例如,对缓刑的适用 3.人身危险性影响缓刑的适用。缓刑是对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刑事制度。缓刑具有独特的功能,既可以对犯罪分子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02.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位,有些装置现在能够通过分析犯罪人的呼吸来证实他们是否酗酒和违反家庭拘禁的条件。 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指由法庭判决犯罪人到社区中进行一定时间无偿劳动的非 却不能得到实际赔偿。判刑后,被害人不知道罪犯在哪里服刑,什么时间会减刑或假释。同中国不同的是,美国对被害人非常重视,强调被害人对量刑和矫正过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02.html -
了解详情
判处刑罚的轻重。它还包括对于已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是否适用缓刑和服刑期间的减刑、假释活动。[2]现就中国刑法有关以上问题的规定,简要说明如下: 关于量刑的原则 监禁执行一定的刑期以后,由于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而附有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项刑罚制度。被假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11.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刑罚时的量刑酌定情节,并规定了对死缓、累犯、自首、缓刑、减刑、假释等刑罚制度的适用时,必须考虑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内容。例如,对缓刑的适用 ,它的基本含义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必须同时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但在司法实践中它并不意味着在犯罪和刑罚方面要求面面俱到和平均主义。人身危险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28.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适用刑罚时的量刑酌定情节,并规定了对死缓、累犯、自首、缓刑、减刑、假释等刑罚制度的适用时,必须考虑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内容。例如,对缓刑的适用 .人身危险性影响缓刑的适用。缓刑是对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刑事制度。缓刑具有独特的功能,既可以对犯罪分子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