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2008年3月3日颁布的《关于刑事案件证据若干问题的意见》(苏高法【2008】101号)。 [5]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中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律适用》2004年第3期。 [13]吴文才:刑事判决生效后才查证属实的立功情节如何适用法律,载《中国检察官》2009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547.html -
了解详情
修改之前,在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以裁量管辖权受理申请再审案件时,二审终审判决被再审的比例已远远高于一审判决上诉的比例,两审终审制即面临不能终审的现实。[42] 有五家终审(最高)法院,联邦法院是德国普通法院系统的最高法院,是民事刑事案件的终审法院。其余四家为联邦劳工法院、联邦财政法院、联邦社会法院、联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53.html -
了解详情
如,在二审开庭问题上,草案要求被告方对一审判决提出事实和证据上的异议,二审法院认为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才会进行开庭审理。在二审开庭审理 程序不仅已经得到初步建立,而且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已经成为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审判刑事案件所要遵循的基本程序。[14] 如今,量刑程序改革尽管仍然处于试行阶段,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31.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审理缺乏事物管辖权或属人管辖权的情形,法院对案件的审理缺乏审判权的缺陷一经发现,就可以申请再审,不受时间限制。[2] 2.不变期间+除斥期间模式 这 认为,生效这一说法并不科学。如,认定一审判决是未生效判决,仅在当事人不上诉时才生效,而当事人上诉后,如果原裁判正确则维持;如果改判,则首先需要撤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854.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这些裁定确有错误,只能等一审或二审判决生效后,在对判决抗诉时一并提出抗诉。并且,检察机关只能对符合再审程序规定的案件进行抗诉。《民事诉讼法》将再审 绝少引用,基本属于闲置条款。第二,当事人申请再审只有二年时间,而该条的引用必须有涉及该审判人员的刑事判决,一般申请再审的时效已经超过,故意义不大。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05.html -
了解详情
了所有的案件不同,审转的对象仅限于可能判处徒、流、死的重大刑事案件。考虑到传统司法复审的政治功能与秩序导向,这种选择性的设计无疑是有效率的。一方面,由于社会 组织法》在1954年制定之初,立法的本义也并非是上诉审对于一审的重复,而更多地强调它对于一审判决是否合法与有无根据的审查,因此是一种偏重法律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15.html -
了解详情
并罚。笔者认为第三观点贯彻了第69条所确立的数罪并罚的基本方法。如果后一判决生效后,又发现新的漏罪时,依照同样的方法处理,但是应当考虑第87条关于追诉时效 变的情况下,加重数罪中某一罪或几个罪的宣告刑。对于抗诉案件,不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一审判决宣告数罪的,如果其中一罪或者几罪宣告不当,即应在重新宣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87.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时间与次数,故,一个生效的案件多次被重复提起再审就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在审判实践中大量地产生与出现。许多当事人往往在一个判决生效两年后, 国家的诉讼成本;同时,如果仍按照当事人申请再审莫须预交案件受理费的作法,则势必造成很多当事人在一审判决后不上诉,而是等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不付诉讼成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57.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时间与次数,故,一个生效的案件多次被重复提起再审就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在审判实践中大量地产生与出现。许多当事人往往在一个判决生效两年后, 国家的诉讼成本;同时,如果仍按照当事人申请再审莫须预交案件受理费的作法,则势必造成很多当事人在一审判决后不上诉,而是等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不付诉讼成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46.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防止错判。因此,有必要厘清留有余地的界限。刑事案件在定罪证据存疑的情况下,不能留有余地,而应当作出无罪判决;留有余地只能在量刑时因证据存疑而作较轻的 无罪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况,其申诉期限不受限制;对于不利于被判决人的再审申诉,应当限制在判决生效后2年内提起申诉,否则不予受理。向地方各级法院的申诉,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0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