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济刑事政策对程序立法滞后的批判。 一是在刑事诉讼法中增设暂缓起诉和暂缓判决制度。暂缓起诉、暂缓判决是犹豫处遇的二种表现形式,它们旨在使被追诉者进 适用对象、适用条件进行限制,设制一个相对固化的标准,以防止权力的滥用。 二是在刑事诉讼法中引入刑事和解程序。刑事和解又称犯罪人与被害人和解,一般是指在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777.html -
了解详情
部分地区或者部分类型案件又大量存在相反的状况,即对于逮捕的证明标准,仍然按照1979年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主要事实已经查清的要求适用,或者按照法院定罪判决的事实 人民检察院赔偿案的复函》认为: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或撤销案件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即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403.html -
了解详情
除了公诉人和辩护律师对被告人有关违法行为进行警告、设定高额保释金、对恐吓行为进行积极的起诉等传统措施以外,还包括紧急迁居、长期迁居、审前安全措施和庭审安全措施 的不完善是直接原因。 (1)证人作证资格标准不严谨,范围过于宽泛。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12.html -
了解详情
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项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上具体体现为:(1)在起诉前,被追诉者被称为犯罪嫌疑人,在起诉 ,诸如政治局势稳定、经济效益增长、道德秩序健康、民众生活安宁,等等,政治家注重标准的实质性是指政治家的期望和追求尽可能地符合上述这些目标。而法官并不直接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48.html -
了解详情
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项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上具体体现为:(1)在起诉前,被追诉者被称为犯罪嫌疑人,在起诉 ,诸如政治局势稳定、经济效益增长、道德秩序健康、民众生活安宁,等等,政治家注重标准的实质性是指政治家的期望和追求尽可能地符合上述这些目标。而法官并不直接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782.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或制定《反腐败特别法》时,应根据《公约》第28条明确规定对腐败犯罪主观要件的推定规则,降低证明标准,减轻追诉机关的证明 ,从内部瓦解犯罪阵营。因此,基于打击腐败犯罪实际需要的考虑,我国应当在刑事程序法中规定污点证人制度,在三种不起诉制度外单独设立污点证人豁免下的酌定不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35.html -
了解详情
,亦称诉讼上的合意{8}(P329)。诉讼契约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学者提出的概念,包括程序选择、不起诉、诉讼管辖、证据交换、撤诉、诉讼和解的契约等等。这是 ,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24期。 {17}孙应征、赵慧:论刑事和解在我国相对不起诉制度中的构建,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2期。 {18}周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619.html -
了解详情
认可未成年被告人可适用简易程序。但从保护未成年被告人诉讼权利考虑,如果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同意适用,或者无法征得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同意的,不得适用。如果法定代理人是共 不清,证据不足是指公诉机关起诉的事实和证据达不到法律所规定的证明有罪标准和要求,而证明标准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仍然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9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律师应当依照律师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接受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 的方式,来惩罚和遏制程序违法行为的。辩护律师通过提出侦查、起诉、审判中的职权机关存在违反刑事诉讼法的情况,据此要求撤销案件或者诉讼程序重新进行,以达到维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279.html -
了解详情
学者表示,修改《刑事诉讼法》要特别重视解决实践难题,要尊重国情,增强法律规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近年来,司法的公信力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公众普遍不太信法院、 、客观中立的审查起诉和支持公诉、为法律的正确实施而抗诉、保障辩护律师的参与等。有代表认为,检察机关的立案监督比较弱势,应规范立案标准和立案监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4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