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无论是滥用职权还是玩忽职守)与损害结果之间虽有刑法上的因果联系,却分离时间久远。于是,便出现了这种时间差与犯罪追诉时效的关系问题,即渎职犯罪的 友聪:《关于对<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有关渎职犯罪部分的评析》,《惩治与预防渎职侵权犯罪指南》2004年第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55.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法律规定,对照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这是认定构成各个方面玩忽职守罪的具体依据。 2、必须具有因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的重大损失结果之间,必须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这是确定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玩忽职守行为与造成的严重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错综复杂,有直接原因,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9153.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自杀,即行为人希望自杀人死亡,但为了掩人耳目,逃避罪责,自己不直接动手,而是通过自己的逼迫、诱骗行为促使自杀者自己动手杀死自己,即借助自杀者自己之手达到行为人欲杀死自杀者的目的。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关键应查明行为人是否确实有刻意追求自杀者死亡的故意,并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1109.html -
了解详情
于某种犯罪对象,导致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的行为与最终发生的危害结果之间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行为的致果性是共同的,虽然就共同犯罪而言,其他犯罪人 符合共同犯罪构成要件,应当属于共同犯罪,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将片面共犯摒弃于共同犯罪的大门之外。 第三,从司法实践来看,任何法学理论及研究均应能服务于执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92.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作为判断是否能够对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强奸罪、绑架罪以外的暴力犯罪进行特殊防卫的标准。 四、刑法对正当防卫规定的不足之处及完善意见 (一)特殊防卫的 既没有损害公共利益,也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其行为与所产生的损害结果之间,只有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不具备损害赔偿或其他民事责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4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作为判断是否能够对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强奸罪、绑架罪以外的暴力犯罪进行特殊防卫的标准。 四、刑法对正当防卫规定的不足之处及完善意见 (一)特殊防卫的适用 既没有损害公共利益,也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其行为与所产生的损害结果之间,只有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不具备损害赔偿或其他民事责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503.html -
了解详情
于某种犯罪对象,导致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的行为与最终发生的危害结果之间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行为的致果性是共同的,虽然就共同犯罪而言,其他犯罪人 进行犯罪的情形,故其仅是作为犯罪才能构成,而且范围窄于普通共同犯罪,我国刑法把共同犯罪人分主犯(首要分子、组织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片面共犯人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68.html -
了解详情
的内容反映了道德规则或原则。虽然,要在事实上探寻这种历史上的因果关系非常困难,但是,边沁肯定乐于承认它的存在。在奥斯丁讲到实在法和道德间频繁的巧合 的。一些法律要求人们以某种方式去行为或禁止某人行为而不考虑人们愿意与否。刑法中包含了大量的规则:它们只能是要么遵守,要么违反, 除此之外,再无第三种选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904.html -
了解详情
、以所持枪支对人身安全相恐吓;三、被害人不敢反抗,行为人当场劫取财物。 再次,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来看,行为人使用枪支的前行行为和被害人交出财物的后 并且被害人不知实情而被迫交出财物,则应定为持枪抢劫;如果行为人本身不具有持枪抢劫的直接故意,或者即使行为人有此故意,但被害人抓枪反抗或者有其他不从行为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74.html -
了解详情
于某种犯罪对象,导致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的行为与最终发生的危害结果之间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行为的致果性是共同的,虽然就共同犯罪而言,其他犯罪人 符合共同犯罪构成要件,应当属于共同犯罪,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将片面共犯摒弃于共同犯罪的大门之外。第三,从司法实践来看,任何法学理论及研究均应能服务于执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