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由刑为中心而由死(绞)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罚金、拘役等五种刑名组成的新体系(并有剥夺公权和没收两种从刑),以与个人私有制相 的危害苏维埃社会制度或国家制度,破坏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和侵犯社会主义所有制,侵犯公民的人身、政治权利、劳动权利、财产权利和其它权利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以及刑事法律规定的违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97.html -
了解详情
最严厉的。 2、死刑的执行是不可逆转的 犯罪分子一旦被执行死刑,是绝无可能恢复行刑前的状态的,这源于生命的不可重复性,生命一旦丧失便意味着永远消失。而财产 《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盟约》(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六日生效)第六条规定:(1)人人皆有天赋之生存权,此种权利应受法律保障。任何人之生命不得无理剥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45.html -
了解详情
变革 一 导言 死刑,一个沉重的题目,一个两难的选择。 死刑,亦称生命刑,是以剥夺犯罪分子生命为内容的最为严厉的刑罚方法。提起死刑,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 可行的选择。 首先,我国政府已于1998年10月5日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虽然中国政府尚未批准或加入该公约,但正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09.html -
了解详情
[摘要]逮捕是刑事诉讼中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涉及对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较长时间的剥夺。合理适用逮捕可以有效地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行为,而 保释或取保候审)的具体情形。 第四,获得救济的权利。根据《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第4项的规定,任何被羁押者,无论是因受到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03.html -
了解详情
恐怖主义罪行实行判刑方面的现有差别。”“必须按照《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禁奴公约》、《废止奴隶制、奴隶贩卖及类似奴隶制度与 组织关于防止和惩治恐怖主义行为的公约》第4条规定:“由于实施本公约而被剥夺自由的任何人,均享有关于适用正当程序的法律保障。”[⑨]此外,《禁止酷刑公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90.html -
了解详情
残害生命的反思,促进了世界人权运动的发展,《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一系列国际法文件都对死刑持审慎的态度。时至今日,限制死刑乃至废止死刑 立场竟能得出支持各自观点的理由:如对死刑是否人道的争论,废止论者认为,死刑剥夺了被告人的生命,属同类相残,是残酷的刑罚,违背刑罚的人道性;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965.html -
了解详情
的普遍化,一事不再理原则逐渐向国际法规范发展。1966年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首次以国际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了该原则。随后,联合国《国际刑事 诉讼法规定的从签发执行死刑命令到死刑立即执行的时间间隔相当短,所以要受到生命权剥夺的被立即执行的死刑犯反而难以获得应有的救济机会。这是极不公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44.html -
了解详情
先进的经验。而我国已经签署或者批准了的一些国际条约,如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也对我国刑法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后3种犯罪不属于经济性犯罪但属于非暴力犯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客体与死刑所剥夺的生命权之间具有不对称性,因此《刑法修正案(八)》取消这13种犯罪的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40.html -
了解详情
先进的经验。而我国已经签署或者批准了的一些国际条约,如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也对我国刑法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后3种犯罪不属于经济性犯罪但属于非暴力犯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客体与死刑所剥夺的生命权之间具有不对称性,因此《刑法修正案(八)》取消这13种犯罪的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503.html -
了解详情
于刑期的变化,在达到一定的程度后,还得依赖于刑种的变化。如由限制人身自由的管制刑上升到剥夺人身自由的拘役,再经由6个月至15年的有期徒刑到 对犯罪人的人道是对受害人的再次伤害。另外,国家虽然在通过制度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的政治权利和民主权利,但仍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而无法真正保障普通守法公民基本人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