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之第一审裁判,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不得向第二审法院提起上诉或抗告。但依各该事件所适用的程序,在具有可上诉或抗告于第三审的事由时,则可以径向 民事性。这次我国台湾地区出台的当事人合意选定法官审判的制度,仅限于民事诉讼,而对于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则不适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民事诉讼乃是解决私权纠纷的程序,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81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第10条更是以有权的用词强调了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在法律上的确定性和权威性。[11] 研究法律自然离不开条文的分析,这 ,规范检察长、受检察长委托的副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的具体程序。2005年10月26日发布的《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第45条规定:落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11.html -
了解详情
的申请进行。 [14]如《民事诉讼法(试行)》第149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必须全面审查第一审人民法院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不受上诉范围的限制。 [15 组织认为行政行为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行政诉讼。人民检察院在接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不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76.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和执行提出了更加艰巨的课题。 与此相对,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11年4月20日至22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配置往往欠缺缜密的制度安排,尤其是在行政诉讼层面,针对房屋征收决定和补偿决定之复合性权力的特点和过程性、阶段性的程序规律性,欠缺具体明确而具实效性的相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24.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组织法》第9条规定人民陪审员制只适用于一审程序。由此可见,混合合议庭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都不能成为二审程序的审理组织,人民陪审员制在 的价值论争兼议我国人民陪审员制的改进》,载《人大法律评论》2000年卷第二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8页。 [13] 梁启超:《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83.html -
了解详情
的同时却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忽视公共利益。表现在行政诉讼制度中,忽略了通过行政公诉保护公共利益的程序。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公益被侵犯而得不到司法救济 工程审批和招标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政策性价格垄断等。中国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二条规定了检察机关保护各种利益包括国家、集体利益的任务。同时,法律监督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31.html -
了解详情
诉权。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诉权为实现环境权提供了最为完善的制度支撑。 第二,环境诉权的制度实施价值。任何权利的实现都有赖于一定的制度。基本权利除了是 的规定做出赔偿。具体的程序应该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要求,先向赔偿义务机关(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关)提出,或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这种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68.html -
了解详情
以竞合案件的第二种法律关系模式为基础,寻求此类案件审理模式的形式突破,构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审理模式。 所谓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根据 下,能够合理的、有效的解决此类纠纷,维护了裁判的统一性,避免了诉讼程序的简单合并带来的司法实践的混乱。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审理模式符合行政法学理论发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08.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直接移送到行政审判庭,待行政审判终审判决作出之后再恢复民事诉讼程序。第二种情况是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虽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发生争议,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界定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是确认那些民事诉讼能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可以作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我国行政诉讼法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59.html -
了解详情
媒体。同时,很多有意思的案件被媒体忽视了。在法院每年审理的几百万案件中(包括大约10万件行政诉讼),能够引起法律共同体公开议论的毕竟是少数 在即三大疑点悬而未决》,《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第39期。判决书参见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08)沪二中刑初字第 99 号;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