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法》、《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人大和政府组织法》等重要法律的出台提供了合法性基础。特别是,在学者和公众的期待 地把学术目光转向国外,注意以比较的方法研究各种宪法现象,并自觉地把中国宪法体制置于世界宏观的宪法体系之中,寻求宪政的共性与个性。学术界出版了龚祥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28.html -
了解详情
的实在道德。一句话,法律是主权实体发布的命令,处于主权地位的政府和拥有主权的个人不可能受到严格实在法的限制,界定主权实体的宪法不可能是纯粹和朴素的实在法 具文。因人设制也是中国宪法惯例,[75]即使最好的宪法也不例外,尽管它不符合宪政精神,应尽快消亡。既然学界常说中国宪法没有实施,这就必然意味着,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054.html -
了解详情
让步,而不应予以反对。[4]22在论及内阁制政府的原则时,他认定:大众政府的原则是,最高权力即政治事项的决定性权力掌握在人民手里。[4]77自由政府指 包含的实在规则,而忽视对这些规则的实际效果和功能的考察。一部没有实际效用的宪法无论在形式上多么完备,对于实质性的宪政建设来说都没有意义,甚至可能使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37.html -
了解详情
诉至法庭;公民以言论自由作为武器,对政府的国际政策和行动展开激烈争论,并将一些案件上诉至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则尝试在宪法的目的下发展一些指导方针以调和多数主义者 ,374-378页。 [26]参见【美】霍华德?鲍著,王保军译:《宪政与自由:铁面大法官胡果?L?布莱克》,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25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29.html -
了解详情
对西方观念的一种偏离,以政府对经济法治的推动为名义的政治权宜胜过了市场规则。但是,由于形式齐备的以自由、民主和市场导向的宪法的存在,因而,韩国经历了专制 ,而是在国家与人民合力实践之余,更要透过教育方能使其精神持续传递下去,健全的宪政国家才有可能长久存续。这个目标需经由法治教育来实践,使宪法核心精神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92.html -
了解详情
,其内涵是什么?这是问题之关键,亟待澄清。 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通过网络对2006年度具有全国影响的宪法事例进行在线投票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 规范内涵 人格尊严之保障在我国刚刚起步,1982年之前中国各时代的宪法均未规定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因应文革期间个人受政府和他人恣意迫害、丧失做人尊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80.html -
了解详情
的税收的使用,即对政府的财政行为进行监控,使之用的得当。在宪政下,公民(纳税人)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有权依据宪法制定财政方面规则和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审批中央预算,地方各级人大负责审批本级地方预算,这表明,财政民主的基本要求在我国已得到了确认。同时,财政民主还要求赋予人民对财政事项的广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24.html -
了解详情
的制度设计。问题在于政权与治权是否截然可分,而国大这个非常设的臃肿机构又能否承担监督政府的责任? 二、五五宪草一政协宪草时期关于国大问题的 反复 [23]邹文海:《代议政治》,第179页。 [24]其问的宪法文本可参夏新华等整理:《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14.html -
了解详情
的宪法已经把各个主权国家的宪法置于自身的统摄之下,欧盟国家的公民可以依据欧盟宪法来起诉本国政府和机构违反人权的行为。 在所有违法的罪行当中,违宪罪是最高 ,即使存在名义上的宪法,通常也不是重点规定公民的权利和对权力机构的制约方式,而是为了替执政者权力的合法性作辩护。 用这些基本的宪政和法治原则来检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981.html -
了解详情
宗旨,清朝政府的修订法律馆和宪政编查馆先后修订和制定了一些法律和法律草案。这些法律和法律草案具明显的“大陆法系化”特点。1、宪法“宪法”一词 所成草案,称为“第一次刑法修正案”。1918年,“修订法律馆”在“参照各邦立法”的基础上,又对“第一次刑法修正案”进行加工,形成了“第二次刑法修正案”。192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