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相关规定及死刑复核程序中的相关内容,另外还需熟悉以下一些辩护点: 一 ;如故意杀人罪,要注意严格区分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在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案件中,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度是不同的,在处刑上也应有所区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438.html -
了解详情
帮助邪教组织人员自杀、自残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2)相约自杀的处理。如果相约双方都亡,不存在刑事责仼问题;相约各方各自实施自杀,其中一方 一方造成死亡,以及轻微暴行为致人死亡的案件,一般不能轻易地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 2.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审判实践中,过于自信过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954.html -
了解详情
等经济损失计人民币10万元,取得被害人梁某的谅解。 【审判】上述两案件经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他人重伤的后果,其行为已构成故意 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对轻微刑事案件,可以尝试推动当事人和解,探索有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多种结案方式。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089.html -
了解详情
调查和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国家本位、社会本位思想在我国占据支配地位,以致在刑事诉讼中突出对犯罪的查处,加之公安司法机关也偏爱抓捕罪犯、破案立功,[1] 县检察院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诉讼案件有163件,实际主动赔偿的有96件,仅占案件总数的59%。2007年以来,该院通过对故意伤害、交通肇事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805.html -
了解详情
人时按比例分配,但不得代位受偿。至于犯罪的类型则无需细分,无论故意与否,只要犯罪行为侵犯被害人生命健康权并导致被害人死亡或重伤或者是被害人生活陷入困境 刑事案件。D、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定无法执行被告人财产的引起人身重大伤害后果或者死亡的刑事案件。 (3)提起申请的期限。对提出救助的期限,国外有不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672.html -
了解详情
向最高人民检察院予以请示。最高人民检察院认为,检察机关委托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刑事医学鉴定,其鉴定没有明确指明损伤程度等法医学问题的,检察机关的法医可以根据 犯罪具有相同的危险性,而不可解释为罪名严重程度不同的其他案件。基于上述的逻辑分析,故意伤害案件应当不在保障之列。即使是在上述几类严重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249.html -
了解详情
但司法实践中故意伤害罪仍然较多地被判处了死刑。{8} 再次,对犯罪情节的把握实践中也存在困惑。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 事实的,对被告人应当依法宣告无罪。 3.实行关键证人必须出庭作证的制度。在现行司法环境下,虽然要求所有刑事案件中的证人都出庭不大现实,但在死刑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256.html -
了解详情
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致人死亡罪则对结果的发生持否定的态度。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这两种犯罪容易混淆的主要是伤害致死与 行为人的认识水平、行为能力,也要考虑作案时的客观环境,作案的全过程。只有在把全部案件事实搞清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判明行为人主观要件的具体内容。 【故意杀人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643.html -
了解详情
虚假证人证言的影子;有将近1/3的故意伤害错案缘于虚假的证人证言;强奸错案更是出乎我们的意料,这种一对一的刑事案件通常都被认为是缺少证人证言的,但 。[7]根据具体的鉴定对象不同,还具有不同的导致鉴定结论错误的因素。 无论是故意做假鉴定结论还是无意造成的鉴定结论错误,鉴定人都可能具有过错,这种过错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224.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的案件刑期限于可能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情节较轻的刑事案件。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自2002年开始进行关于轻伤害案件处理改革的尝试,在其制定并实施的《北京市朝阳区 就有两个相似而又不同的案例。一个是发生在四川省合川市某中学的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中学生小河(刚满14周岁)因一瓶矿泉水与同学发生争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