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类请求,在2003年《日本地方自治法》修正之前,该法规定自治体执行机关的有关责任者或者工作人员违法造成他人损害,自治体依照国家赔偿法已经作出赔偿之后,住 因强调公权不可处分而在制定法上明确禁止对行政诉讼案件进行调解。而在民事诉讼领域,我国调解原则被西方誉为东方经验,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4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07.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和检察机关抗诉而再审。 取消法院主动发动再审的理由是:首先,法院主动再审不符合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原审法院裁判生效后,当事人未申请再审,说明 》,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页。 [13][日]三个月章:《日本民事诉讼法》,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543页。 [14]参见杨建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56.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采取以下措施:(二)申请司法机关禁止其转移、转让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财产,或者在财产上设定其他权利。)便规定证监会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申请司法 调解在我国是一项基本原则和基本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因此我们也无需为证监会的民事罚款诉讼重新设置新的诉讼和解程序。但是,由于诉讼调解在我国并非是任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85.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权更加不独立,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更加没有保证。 (二)民事抗诉与处分原则 检察院抗诉会破坏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处分原则的贯彻,会与诉权发生冲突,[7]这是主张 良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7]参见江平主编:《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发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8][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58.html -
了解详情
被执行人组成的三方执行法律关系。财产刑执行适用民事执行的原则表明,[3]财产刑执行与民事执行的共性与个性,都必须从民法和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中寻求答案。具体而言,财产刑 债权保全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以巩固其权利,更不能实施假扣押、假处分之保全程序,无异于鼓励债务人可安心违法,尽量逃避其所负的公法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6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形态是否相容。 诉权具有可处分性,在民事诉讼中毫无争议。民事诉讼当事人可以自由处分其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处分权是其重要的诉讼权利之一。然而在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不同成为二者区别对待处分权的根本原因。民事诉讼的案件事关公民个体的私权利,基于民法上私法自治的原则,当事人对于其民事权益具有处分权,相应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619.html -
了解详情
预断,这使再审法官很难保持中立地位,再审过程流于形式,就有可能使法院的再审裁判缺乏公正性和权威性,使其公信力受到质疑。其次,不论当事人意思如何、不论 。 首先,从民事抗诉提起的主体而言,检察机关主动提出抗诉,违背当事人权利自由处分原则。虽然,检察院抗诉大多是基于案件当事人的请求,但是在诉讼过程中,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19.html -
了解详情
主义之争,这将带来对执行证据制度的思考。民事诉讼最为明显也最为重要的原则是当事人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对于诉权的保护无疑不断强化了处分权与辩论权的 逻辑加工后形成互补,因此,剔除申请人掌握完全信息因素之外,在被执行人不完全公开信息的假设前提下(几乎完全成立),法院与申请人在取证功能上互为弥补。因而三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85.html -
了解详情
是当事人。司法机关作为主体提起再审,违背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自由处分自己民事权利原则。同时使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 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这里的确有错误标准是什么没有规定。上级法院是上级法院的院长还是指业务庭或审判委员会均无法律规定,在实践中容易造成操作混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27.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中主要有当事人权利平等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民事诉讼的特点之一就是当私人在诉讼中具有相当的自主性和自治性,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是其自主性和自治性 鉴定机制,应该建立鉴定人侵权赔偿制度。因鉴定人故意或过失作虚假鉴定而蒙受损失的当事人有权要求赔偿,并且该鉴定意见不予采纳。 (3)对于代理人。不管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