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不适用调解。其理由是诉讼调解是建立在当事人对权利的自由处分的基础上的,而行政权对行政主体而言,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义务(职责),即行政主体对 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们先前在理论上的欠缺,在立法方面的空白。而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司法调解历来受到理论和立法的重视,在司法上积累了不少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4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上的调解与民事诉讼法上的调解在实质上是一样的,都具有诉讼法和实体法上的行为的双重属性。行政诉讼中采用调解是当事人以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为处分 目的,及时解决纠纷和矛盾是行政相对人的需要。(三)实践表明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已成为我国的现实必要。 我国的行政管理和司法审判工作长期以来过于刚性,行政诉讼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487.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而要求撤销原判、进行再审的主张进行审理;再审则主要就当事人各方对实体权利义务的争议进行审理。民事申请再审复查制度是审判监督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公民诉讼 而民事再审复查及再审之后的裁判结果仍必然存在败诉的一方(除少数的调解结案的以外,且不论调解的正当性),那么新的一轮申诉、再审就开始了,法律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46.html -
了解详情
2004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将民事诉讼法的上述规定具体化为人民法院可以邀请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或者与案件有一定联系的 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潜在的协助人并无帮助法院调解的义务,帮助法院调解解决纠纷一般也不属于他们工作的职责范围 [6],他们自身的工作可能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430.html -
了解详情
2004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将民事诉讼法的上述规定具体化为人民法院可以邀请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或者与案件有一定联系的 调解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潜在的协助人并无帮助法院调解的义务,帮助法院调解解决纠纷一般也不属于他们工作的职责范围[6],他们自身的工作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46.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的作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民事调解制度。 一、搞好法院调解工作的意义 (一)它能及时、彻底地解决民事权益争议,保持双方当事人的团结与合作,有利于减少 主要是查明事实和进行法制宣传,在当事人充分陈述的基础上以案讲法,进行法制教育,促进当事人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70.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息息相关,有一定的调解基础。如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案件,这类案件当事人之间存在着特殊的身份或血缘关系,争议的内容不仅仅是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且还 从立法意图来讲,立法者很明显把《德国民事诉讼法施行法》第15a条所管辖的三类民事争议作为小案件对待,它们成了民事调解的试验品。其中,把小额争议划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98.html -
了解详情
不可能。他们应当将精力放到难案、疑案和新类型案件上,对于权利义务明确、案件事实简单的一般民事案件应有相应的机制分流出去,而不能将这些案件全部压到 审查确认其法律效力,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另外,对于有债权内容的人民调解组织主持达成的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可向公证处申请公证。经过公证机关公证的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745.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要稳定,纠纷就务必被及时解决;另一方面,并没有一种界定主体权利、义务的实体法规范和一套适用法律、定分止争的程序,这时,调处就 也成为指导当事人诉讼行为的很重要依据。[16] 关于法院调解的司法政策的制度化集中体现在2004年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44.html -
了解详情
方法进行裁判,实现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统一。 三是在办案效果上,应该做到民事纠纷的实质性解决。在办案过程中,法官应克服片面追求结案率,进行机械式程序操作的 当事人诉讼风险、诉讼权利义务以及诉讼程序,使当事人的司法行为能够理性进行,避免不离要的损失;立案阶段也可以进行第一步调解,因为基层法院所面对的很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733.html -
了解详情